瘾欢字母圈
成立8年,专业 安全 放心。

字母圈你有没有试过“叫妈妈”呢(一)

点击 ➡️ 立即加入 ⬅️
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我知道叫爸爸很爽,但是你有没有试过叫妈妈。

 

众所周知,有一些情侣,甚至一些好朋友,他们是喜欢玩这个DDLG(daddy dom / little girl),比如我是一个little girl,我的爱人或者我的性伴侣就是一个dom daddy,一个主导型的“大爹地”

字母圈你有没有试过“叫妈妈”呢(一)

 

在这样子类型的关系中,通常这个女生,根据不同的语境,她会叫她的伴侣daddy或者是说爸爸。那其实,也不是说所有的都是男生是daddy,女生是baby。之前有位叫黄立行的歌手出过一首歌,算是我的BDSM的启蒙神曲,《我是你的谁》。这首歌讲述了他在酒吧被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孩子带到了房间里去,结果这个女孩子呢,她就强迫黄立行叫她爸爸。

字母圈你有没有试过“叫妈妈”呢(一)

很多人叫伴侣daddy的时候,无论是在上不了台面的场合,还是在日常关系中叫,无非就是表达一种臣服,daddy就是一种主导权威的角色。然而,却很少有人想要在这种权力不平等的关系里,叫对方“妈妈”。

 

有一天,我突然福至心灵,喊了男朋友一声妈妈,那种感觉就很..很微妙。那么为什么喊妈妈是截然不同的感觉

 

首先从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开始说起,俄狄浦斯情结(恋母)它的中心有两个,一个是小孩对妈妈产生了性欲,另外一个是小孩要弑父,他要取代父亲去成为他妈妈的所有者。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我可从来没对我妈…

字母圈你有没有试过“叫妈妈”呢(一)

虽然我们现在会觉得这个弗洛伊德的说胡话的能力是非常的强, 但是他奠定的这个精神分析学派,对后世是肯定有影响的。

 

比如哲学家诺尔曼布朗,他在分析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时,他认为这并不是一种情节,而是一种企划。对于儿童来说,对抗自己的父亲是儿童去发现自己自主性和独立性的方式。

 

当儿童对这个世界稍微有点认知的时候。比如说,我们开始知道我们有一天要死亡,有一天我们不能依附他人,要独立的去生活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一种内源性的恐慌,我会开始担心我到底有没有能力去掌控我的生活,我是否可以成为一个独挡一面的大人,就像我的父亲那样。因为在我们小时候,父亲对我们来说他是一个成功的大人。因为他又娶到老婆,又生了孩子,又有成功的事业,至少有些父亲表现的是这样的。那当我们发现我们未来有一天也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就会希望通过对父亲的反叛,通过对父亲的否认,通过对父亲的压制来证明自己,我是有能力掌控我的生活的,因为我如果能战胜一个已经能掌控自己生活的人,那岂不就证明我比他强?他过上的生活我以后也能过上。

 

那么,我们带着以上的知识去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喜欢喊爸爸,父亲这个形象,他肯定是代表了一种绝对权威,一种绝对的掌控,一种成功,一种高大,正是因为有这个逻辑,那我去否认父亲才能显得我厉害。所以,一个人叫另外一个人父亲,这是一种赞美,这是一种臣服,那被叫爸爸,那个人心里就很爽。

 

虽然自我认知能拯救我的人生,同时也会给我带来压力,那当我们在向别人臣服的时候,当我们在一些play里面去当别人的宠物,去当别人女儿,当别人宝宝,在这个短暂的时刻里,我们的自我认知是被我们主动的摒弃的,它其实是一种非常轻松的状态,如果我是一个傻子,我每天在家里睡觉,那我就每天都很开心。喊爸爸也是这个原理,如果爸爸是一种绝对权威,我把自己交付出去,我就不要我自己了,那我只要爸爸对我的人生负责。那我只要跟着爸爸就可以了,我不能说这个中间有没有涩涩的部分,但是基本上其实是一种非常轻松的状态。

 

为什么大家都用喊爸爸这件事来追求这种感觉,而不是喊妈妈呢。

待续。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瘾欢 » 字母圈你有没有试过“叫妈妈”呢(一)
分享到
点击 ➡️ 立即加入 ⬅️
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评论 抢沙发

瘾欢字母圈亚文化交友知识科普 更专业 更放心

字母圈交友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