瘾欢字母圈
成立8年,专业 安全 放心。

字母圈50岁的酷Sub,撕碎了所有人生剧本

点击 ➡️ 立即加入 ⬅️
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上周我收到一条私信。

对方说自己是一位50岁的“高龄sub”,一直看我的文章,想投稿自己的故事但文笔不佳,所以想约我出来聊聊天。

我欣然赴约。

出发后,我一路猜测这位阿姨的模样。

50岁,能接受BDSM,一定是一位很酷很新潮的阿姨吧,也许是珠光宝气踩着高跟鞋丝毫不惧他人的眼光?

又或者特立独行,戴着特别夸张的耳环?

但事实证明,我的猜想通通错误。

走入咖啡馆时,阿姨热情地招呼我坐下,她穿着卡其色的羽绒服和运动鞋,一头干练的齐耳短发,笑起来时眼角会挤出和蔼可亲的皱纹,完全就是一位邻居阿姨的模样。

 

阿姨说总是看我的抽象视频,所以我一进门就把我认出来了。

我心想:“啊?一上来就整尬的?”

好吧,会看抽象视频的阿姨又何尝不是新潮的阿姨呢,我如此安慰自己。

字母圈50岁的酷Sub,撕碎了所有人生剧本

阿姨说自己是东北人,很小就来了北京。

来北京的原因是在5岁时,自己被一个亲戚按在炕头上性侵了。

那个亲戚家有权有势,加上那个年代,父母的权利意识也淡薄,后来只是赔了点钱私了,甚至还要反过来请求那个亲戚不要传出去。

那日子过得实在憋屈,于是父母一商量,一咬牙,就背井离乡,带着她跑来了北京讨生活。

这经历得我心里发堵,遂准备在脑海里搜索词句安慰阿姨,忆往昔不堪岁月,嗟叹社会不公。

但阿姨却突然话锋超级无敌急转弯,问我,“48你看过EVA吗?”

我:“???”

字母圈50岁的酷Sub,撕碎了所有人生剧本

这句话实在是给我整得措手不及,就好像上一秒还在70年代忆苦思甜,下一秒就已经穿过哆啦A梦的任意门去星球大战了。

字母圈50岁的酷Sub,撕碎了所有人生剧本

阿姨这一问把我所有腹稿全打乱了,所以我只好如实回答:“额……倒是看过。”

阿姨接着说,“那你肯定知道里面有个‘人类补完计划’。其实5岁这个事一直在我心里过不去,它导致我看到异性就犯恶心,但其实我心里是特别想和异性接触的,这两种情绪一直在撕裂我,所以我这一辈子,其实就是在寻找自己的‘补完计划’。

字母圈50岁的酷Sub,撕碎了所有人生剧本

图片来自动漫《EVA》

补完计划?

竟然用这四个字吗?

听到这四个字从阿姨嘴里蹦出来的时候,我有一种她的灵魂其实很年轻的感觉,我突然觉得阿姨好酷啊,跟她比我就是一土鳖。

阿姨接着说:

“从20岁到30岁这十年,我基本上不知道该怎么和男性接触,大部分时间都和几个好姐妹呆在一起,我父母还有我自己都觉得我病了,我去安定医院持续做了大概8年的治疗。”

30岁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好了,也不算是好了,就是能正常生活了。能接触男的,也能有性生活了。所以我就结婚,生孩子,我女儿今年19岁了。”

“别人都觉得我好了,家庭美满幸福了,但我自己知道其实没有。我一直感觉性生活不自然,不舒服,每次做的时候,我都需要告诉自己不要去想5岁时候的那个场景,所以这件事不会令我感到开心和愉悦,反而是很紧张。”

“每次想到,我这一辈子都要这样,无法放松享受性的快乐了吗?我就会觉得很不甘心,总之我觉得自己的人生体验缺失了一部分。”

大概在45岁的时候,都说这是知天命的年纪了,但我想在我的人生走完之前,尝试补完我自己。

说实话,我已经好久没有听一个人的故事听的入迷了。

也许是东北人天生自带的语言天赋,阿姨的讲述真的勾到我的魂了,我端着奶茶,一边听,一边点头,愣是一口都没顾上喝。

阿姨接着说:

“当时是2020年,我先跟我最好的姐妹透露了这个想法,我说我想离婚,我想给自己找答案。”

“好姐妹说我神经病发作了,明明在大学里有份体面的工作,有一套漂亮的房子,有共度了20年时光的丈夫,有懂事的女儿,是多少人羡慕的对象,还要瞎折腾!性生活没有就没有呗!都多大岁数了啊?

“但我最后还是离了。”

阿姨说完就喝了一口热茶,从她的表情中察觉不出是否后悔。

“但说真的,我没想到自己的答案是在BDSM里找到的。”

“我和我的心理医生聊过‘无法享受性’这个事,他觉得这是童年的那个阴影一直没有被修复,所以我的身体一接触到类似的场景就会应激,就会报警。”

“而且更撕裂的是,我其实会幻想那种暴力的性,5岁的记忆已经变得模糊了,但当时那个亲戚说,‘不许动’,‘不许发出声音’的话语依然很清晰。这些原本给我带来很多痛苦的语言,反而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我的春梦里。

医生说他觉得这是一种‘应激表达’。他建议我想办法回到那个情景里去治愈自己,但一定要是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就类似于和信任的人去重历当时的情景,让身体逐渐脱敏:性这件事其实是安全的,是可以放松下来的。”

(这里是阿姨的个人经历分享,不代表任何医疗建议,如果您有类似的情况,请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于是我就想到了我先生,我想让他配合我探索这件事。”

“我的先生是我为数不多信任的男性,他对我很好,但也很传统,无法理解我脑子里想的这些事,我和他倾诉了很久,他还是觉得我又病了,只是想让我吃药控制。

“所以我最后还是离了,我女儿倒是挺支持我的,她能感觉到在家里,那种我只能成为母亲和妻子,而无法成为自己的压抑。”

听到这里,没来由的,我说了一句,“阿姨你好勇敢。”

阿姨被夸后笑逐颜开,反问我道,“你也觉得我勇敢吗?我平时看你的文章,以为你见的太多,会觉得稀松平常呢。”

我摇摇头:“完全不会。”

我的父母也离过婚。虽然阿姨讲述时只是用了“最后还是离了”这样的词句一语带过,但我知道这“最后”背后,要经历多少的幻灭、心碎、苦涩、失望和精疲力尽。

换做是大部分人,恐怕也会在反复拉扯中失去信心,就选择那么得过且过地凑合完一辈子。

字母圈50岁的酷Sub,撕碎了所有人生剧本

图片来自电影《出走的决心》

我问阿姨,“那您后来补完自己了吗?”

阿姨点头继续说道:

“我遇到了很好的人,他和我一样也在大学里工作,是个教授。”

说实话,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中老年群体的BDSM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似乎深藏于地底,又隐入尘烟,一度让我怀疑他们是否存在。

阿姨的讲述让我窥得一角,这不禁让我愈发地好奇。

阿姨说,他们交友还在用一些老式的论坛,基本不用app之类的东西。

“因为都到了半截身子入土的年纪,所以反而很现实也很真诚,基本没有人谈情说爱,都是各自提出自己的需求,看合适的话就会继续。”

“我和他就是在论坛里认识的,因为都在大学里工作,我们很有共同语言。”

“我和他讲了自己的情况,他本身的领域也偏心理方面,所以就很愿意和我一起探索。”

“他喜欢教书,谈吐很儒雅,从智力到身体都很接近我期望中的Dom。”

“其实他的爱好也很小众,是‘警囚play’,因为太小众了,很难找到同好,所以我们也算是各取所需吧。”

“第一次回到权力不对等的场景里面之前,他做了特别多准备,跟我说随时都可以停止,不要担心会影响他。”

“虽然那时候还没开始,但是他的温和让我完全没有不安全感,相反地,我感觉整个大脑平静下来了。”

“没有痛苦或者担忧,就像他说的,什么都不用想,然后放松,他会为我负责。

“我原来以为我童年被性侵的创伤,肯定也得通过美满的性来治愈。但实际上我和他之间基本上没有性,只有管教、服务、aftercare之类的东西,尽管如此,我依然感觉自己变好了很多。”

“我感觉自己慢慢地好像被重塑了,我不再害怕和一个男性单独相处或者聊天,不再永远保持警惕,所以我今天才可以坐在这里,心平气和地和48号你讲述这一切。”

当然,虽然阿姨的经历很具传奇色彩,但我还是得给各位读者打个补丁。

BDSM并不是可以治愈心理创伤的良药,你也许有概率像阿姨一样变好,但变糟糕的概率也不低。

其次就是,我问阿姨,如果她没有遇到这位治愈她的教授dom,她会不会后悔当初“离婚”的选择。

毕竟从大多数人的经历来看,遇见更糟糕的人才是常态。

阿姨说她猜到了我会问这个问题。

所以她准备了两个答案。

第一个答案是给除了她之外所有人的,她说——

“会后悔,毕竟原本美好的家庭被自己搞得支离破碎,怎么能不后悔呢?

我建议大家都应该去追求契诃夫式的结局,别瞎折腾,好死不如赖活着。”

(注:“契诃夫式的结局”引用自阿莫斯·奥兹评价巴以冲突——)

“故事有两种结局,一种是莎士比亚式,一种是契诃夫式。

莎士比亚式的悲剧结束时,尽管天空上也许盘旋着某种正义,舞台上却已经横七竖八躺满了尸体。

与之相反的是契诃夫式的悲剧,结尾时每个人都感到了幻灭、苦涩、失望、精疲力竭,但是都还活着。

 

第二个答案则是她留给自己的,她说——

“女儿刚上大学时,我曾做过一个噩梦,先生突发恶疾去世了。处理完先生的后事之后,我独自躺在家里的床上,女儿也不在身边,那一刻我无比的轻松愉快,感觉像鸟儿一样随时可以扑腾翅膀飞走。

但那种愉快只持续了一瞬间我就惊醒了,我为自己的这种愉快感到内疚。

但它也让我知道,我真的很想飞,鸟总会想看看天上有什么,这种想法是不会灭的。哪怕50岁没有成功,到了60岁,70岁,我想我还是会扑腾着翅膀出发的,哪怕死在路上,也不死在梦里。

字母圈50岁的酷Sub,撕碎了所有人生剧本

图片来自美剧《金妮与乔治娅

– 完 –

PS:本文仅讲述个人经历,不代表构成对任何人生目标的推荐和建议。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瘾欢 » 字母圈50岁的酷Sub,撕碎了所有人生剧本
分享到
点击 ➡️ 立即加入 ⬅️
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评论 抢沙发

瘾欢字母圈亚文化交友知识科普 更专业 更放心

字母圈交友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