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几项与SP新手小白,或正在探索期,以及潜水许久却始终未体验过、实践过的被动圈友时常在聊天互动交流过程中会提问的问题,大方向整理成十个Q,以个人经验的视角分享及建议:
Q1(最大宗好奇第一名):第一次实践应该准备什么?
A: 首要的是与主动方建立完善的沟通,确保你与主动方有充分的交流及信任。大部分的主动方会希望被动方多透露一些自己的资讯,而主动方对于自己的资讯多少会有所保留,其中一个心理面向是维持距离感及上下边界(神秘)感,当然,如果被动方本身是完全不能接受主动方资讯不透明的,也请在初步交流时就做好评估,在考虑是否继续互动下去。
了解彼此的偏好、属性、体验期望和界限(包含身体与心理)是第一步,再来就是选择一个安全可靠的地点至关重要(可约在圈内活动的出租场域,建议第一次不要到对方家里)。
如果可以,请告知一位值得信赖的朋友你的去向,这是一个额外的安全保障(超重要!)。
心理准备方面,保持开放但谨慎(不紧绷)的状态,还有,你有权随时喊停。
Q2:我不确定自己是否耐痛,要怎么开始实践?
A: 从参加圈内的安全聚会开始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些场合通常有经验丰富的圈友在场,可以提供协助、陪伴和支持。
循序渐进是关键,从轻微的体验开始再慢慢增加强度,毕竟看影片跟他人的实记分享、文章小说完全是另一回事,幻想泡泡不等于实际的体验(你看得很痒,可是实践下去也许完全天壤之别)。
建议可从保留外衣外裤开始,选择相对安全的平趴姿(屁股臀肉是最放松的,也不像OTK有和主动方亲近接触),先从手部拍打再渐进工具。
还有,Spank不仅关乎疼痛,更多细节是关于心理体验和信任的建立。
Q3:参加活动或约圈友私下实践互动时,该注意什么?
A: 除了建立初步的信任和明确的界限非常重要(请务必终遵守圈内体验的核心原则:SSC-安全、理智、合意与RACK(Risk Aware Consensual Kink)-共知风险的两愿禁羁、自愿性、知情同意。
私下互动时,确保有明确的沟通和同意(会建议签署同意书与保密条款,可以私讯询问范本,再提供档案)。
参加公开活动的时候,要记得遵守场地规则(通常不得拍照、录音、录影),尊重他人的隐私和界限。
Q4:实践过程中感到不适或想停止时,该怎么办?
A: 立即使用事先约定的安全词(下一题补充)。
一个健康与专业的主动方会立即停止并检查你的状况。
这里要再宣导一次:「使用安全词不是不臣服、不是失败、更不是忤逆命令。」安全词是为自己负起安全责任的自主行为。
如果主动方不尊重你的安全词,这是相对严重的越限(线)行为,请尊重自己最大阈值的体验,当感到承受不了、不安全,请不要犹豫地暂停下来。
Q5:安全词应该如何设立?
A: 安全词可以用与场景完全无关的词,可以荒唐、出戏、简单又容易记住的词,并且在正常对话中不太可能出现,例如:溜冰鞋、水饺。
有些主动方有自己惯性的安全词,如果双方同意即可使用该安全词。
常见的安全词系统是红绿灯的系统(红色表示立即停止,黄色表示慢下来或调整一下,绿色表示一切都可以,可以继续)。
Q6:如何与主动方沟通自己的界限和期望?
A: 先放下自己的幻想,千万不要有”反正他是主动方一定可以满足我的想像,所以我只要配合情境演出就好”,No!除非你们双方已经有一定的默契,甚至对彼此够了解,不然坦诚和明确沟通是关键。
实践前务必进行详细的沟通(如果是主被关系的实践或惩戒,在前期建立关系时就要先明确沟通过),表明你的硬性界限(绝对不能接受的事)和软性界限(可能接受但需要小心谨慎对待的事)。
也需要你坦白表达你的期望(喜欢的事情以及期望、幻想、理想层面都可表达)和恐惧(包含担心、不能接受、相对没安全感的可能性)。
必要的话可以使用”可以”、”不可以”、“探索中”的清单来作为彼此的沟通认知对照,可以帮助组织你们彼此的交流明确性。
「沟通是持续的过程,随时可以复盘及讨论。」
Q7:有什么方式可以保护自己?
A: 除了透过每一次的实际体验来累积经验之外,参加自己有兴趣且相对安全的工作坊或阅读可靠资讯也是扩充自己对于这部分的安全把关。
私下的实践最好签署同意书(承诺书)、保密条款。
有些圈内活动空间会安装监视器,这监视器是主场方为了在发生相关争议时,可以提供法律保障的依据(在SM、BDSM、SP、DS的互动与实践其实法律能保障的有限,于是更需要小心)。
建立支持网络,尤其是圈内外的朋友,务必!始终坚持!SSC和RACK原则。
第一次见面选择多人交流互动场所(圈内活动),或者约在圈内的互动租赁空间实践,透过逐步的互动建立信任。
Q8: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主动方?
A: 慢慢来,不要急于进入关系或急着约实践。
为什么前面建议可相约参加圈内活动?可透过观察潜在主动方如何与他人互动作为评估,同时在那样的场合也有相关经验的圈友可以给予安全支援。
务必寻找有经验、受尊重且愿意慢慢建立关系的主动方。
注意他们是否尊重界限,愿意倾听和沟通,当然被动方也要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负责。
主动方不是保姆,更不是心理师,没有任何角色理所当然应该有责任承担任何不属于自己的情绪状态。
评估自己的身心状态是否适合实践也很重要喔!
Q9:哪些地方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互动者?
A: 除了常见的X社群、迪卡的SP版、Band群以及相关的部落格是认识圈内人的好方法之外,透过参加圈内俱乐部、线上线下交流聚会或教育工作坊也是非常棒的选择。
质量比数量重要,花时间建立真实的连接体验。
Q10:实践后如何进行自我照顾?
A: 实践后的照顾(aftercare)很重要,包括身体上的照顾(如涂抹乳液、舒缓精油、修复凉膏、喝水、休息)及情感上的支持(如拥抱、交谈、重申肯定),当然是否由主动方来做以上这些aftercare,也是双方在实践前要沟通的重点。
给自己时间沉淀体验,最棒的是可以写成日记或回馈文与对方交流。
留意可能出现的”亚空间”后遗症(这未来会再写一篇文章针对这部分细节分享,简单来说是由于内啡肽和肾上腺素等化学物质释放而产生的改变了的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可能感到前所未有的松弛、欣悦,与现实有些脱节感)
长期来看的话,定期复盘自己的体验和成长也是需要建构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