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不必言深,孤独本是常态。”
真正的亲密关系是你与另一个人之间深刻的、自由的、互相回应的联结。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情侣之间都真的有这样的感受和联结。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也许就是你的父母,甚至就是你自己,一定有那些看似亲密,却总是好像“差点儿什么”的伴侣。
我们今天要讨论一种很有意思的状态:在关系中逃避关系。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Irrelationship,假性亲密关系。
它其实不仅仅指恋爱关系,也可以发生在朋友、家人或工作伙伴之间。
但今天,我们先来讨论亲密关系中的“假性”状态。
什么是假性亲密关系?
假性亲密关系,并不是真正的亲密关系,而是指伴侣双方默认的一种状态: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来回避真正的在一起。
你们可能在外人看起来是亲密的;但实际上,这段关系避开了双方彼此的坦诚和接纳、避开了双方自愿地为这段感情和对方付出。
它是双方不自觉地精心构建起来的“联结”,是伴侣双方的共谋。
真正的亲密关系代表着相互关心,彼此共情及情感付出。
但这些是需要承担情感投入的风险的,在乎一个人,我们就有可能因此受伤。
假性亲密关系就是为应对这样的风险出现的:我们怀着对失控的恐惧,所以不敢投入,回避了彼此情感的付出。
因此,它是一种防御机制,是两个人一起在防御那种“需要双方一起创造的真正亲密状态”。
很多时候,我们害怕“真的在乎一个人”,或者“让别人对我们来说变得重要”,因为真正的爱和关心一个人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让我们有一种被伤害、被拒绝、被抛弃的脆弱感。
这使我们恐惧和焦虑。
而这样的一种防御机制则可以帮助我们抵抗这样的恐惧和焦虑。
待在这样一段关系里,对我们来说是“安全”的,因为这段关系从表面上看非常稳定,有着精心构建的规则,不会出现不可预测的危机。
我们在这段关系中将会得到的情绪反应都是在自己控制中的、可以完全预测的。
假性亲密关系使我们从真正的亲密关系带来的复杂性中得以解脱。
在假性亲密关系中,我们处于一种“情感禁闭”的状态,即双方不自觉地达成了协议——共同保持情感上的麻木。
这种禁闭的状态,看起来双方是在一起,但却拒绝进行深刻的情感联结,在实质上却是一种分离。
什么导致了假性亲密关系?
可能的原因很多。
其中常见的一种是,我们都是从人生早期的关系中学习去“定义”什么是爱。
有些孩子的父母,本身就是一种假性亲密关系,他们从不自主、自发的互相表达爱意,这样的孩子就更容易认为,亲密关系、婚姻、爱就是这样一种程序式的互动而已。
在这种僵死的、程序化的、缺乏活力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很容易会缺乏“激情”,无论是和性有关的激情还是其他方面的。
毕竟“激情”它显而易见不是程序化的。
而激情是好的亲密关系中所必需的。
假性亲密关系看起来有很多种形式:有时候可能一方的行为取决于另一方的需要(索取方为主导);有时候一方接受什么取决于另一方给予什么(付出方为主导);有时候一方负责表演而另一方负责赞赏(看起来完美的情侣)。
但实际上,无论哪一种,关系中的双方都是平等地被束缚着,他们自愿被束缚去感受到“世界是安全的”,而狂野的激情在他们看来是最危险不过的事情——毕竟这是他们从小长大的过程中始终陌生,从未接触过的。
如果你遇到的对象是长期习惯假性亲密模式的,你可能会感到无助。
因为你会发现,这个人虽然口上说着爱你,并对你进行着例行的关心,但TA实际上对于了解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毫无兴趣,面前的这个人好像只是在进行着角色扮演。
而你又会担心,说出真实的感受会对这段关系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这时,你也许可以试着坦诚,只有你的坦诚,才可能影响你们互动的状态,从而影响TA。
抓住令你失落的感觉,让它引导你去寻找真正能带给你内心的满足感的东西。
也许你们之间真正的联结可以逐渐建立起来。
以上。
参考资料:
Mark B.Borg , Grant H Brenner, Daniel Berry.(2015): Irrelationships:How We Use Dys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to Hide from Intimacy: Central RecoveryPress.
Beattie,M. (1986). Codependent no more: How to stop controlling others and startcaring for yourself. Center City, MN: Hazelden.
Acevedo,B. P., Aron, A., Fisher, H. E., & Brown, L. L. (2011). Neural correlates oflong-term intense romantic love. Social Cognitive &Affective Neuroscience, 7,145-159.
Chen,S., Boucher, H. C., Andersen, S. M., & Saribay, S. A. (2013). Transferenceand the relational self. In J. A. Simpson & L. Campbell (Eds.) TheOxford handbook of close relationships (pp. 281-305). New York, NY: OxfordUniversity Press.
Fletcher,G. J. O., Simpson, J. A., Campbell, L., & Overall, N. C. (2013). Thescience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s.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Fletcher,G. J. O., Simpson, J. A., Campbell, L., & Overall, N. C. (2015).Pair-bonding, romantic love, and evolution: The curious case of homosapiens.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0, 20-36.
Johnson,S. (2013). Love sense: The revolutionary new science of romanticrelationships. New York: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最新评论
爸爸来了
是双呢?
很喜欢你的观点!
4年了
.
找不到姐姐
不同年齡的組合都有,也都很正常,每個人都是不同的, 所以不用太過擔心。 就我的觀點來說,如果你不想做任何事情,或是覺得自己難以接受,不必勉強,請直接跟對方說。 他並沒有權力要求妳拍照,公布任何事情,除非妳自己也同意這麼做。 對於如何更加服從這個問題, 或許你們可以暫時停止彼此的角色,談論自己能接受的底線,以及願意嘗試的項目。 這件事也能定期進行,比如每週的某個晚上,談論上週是否有任何感到不適或是不愉快的部分,以及希望對方如何表現。 妳可以表達自己已經盡力了,或是無法接受什麼部分, 也可以知道哪個細節讓對方覺得自己在敷衍,這些事情需要什麼調整等等⋯⋯ 然後,最後提醒一下,妳不必勉強自己做任何事情,包含暴露自己的隱私,除非妳同意並且信任對方, 如果你覺得他侵犯到你的隱私,或是任何過界的行為,請直接告訴他。 我個人想告訴妳,除了你們彼此都同意的時段或是情境,妳並不是無尊嚴的奴隸或是寵物, 如果發現任何不對勁或是直覺不對,也可以要求暫停或是暫時離開, 如果有不確定的地方、可以用紙張紀錄下來,並且在固定的討論時間拿出來確認。 抱歉⋯⋯,因為難得點到今年的發文,有些多餘的擔心,所以多打了點字。 我有的囉嗦,希望不會嚇到人 祝各位玩的開心
这种看法一点也不m,完全是直女对大肌肉猛男的yy。作为一个m,没有权利纠结这个,而且也不应该纠结这个吧,她们更多是得逆来顺受,甚至追求一种反差,对方明明很弱、很丑,却仍被他支配的羞耻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