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有个传说,首尔从不入眠。冬天的首尔,时而纸醉金迷,时而萧瑟冷淡,选择首尔是临时起意,原因很简单:签证容易办,距离近,一周就拿到签证,从成都飞往首尔不过4个小时的时间。在旅行的时候,走进电梯里我遇到了两个法国女生,我下意识的玩手机打算规避尴尬的眼神接触,在国内我对此习以为常,我还没有达到社交牛逼症的程度。因为电梯里面只有我们三,其中一个女孩主动的向我打起招呼:“Hi, 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 China” 我礼貌的回了句,便打算继续低头看看手机,“wow, China, 你好” 她们显得很兴奋,并且非常激动的告诉我“我们很想去中国。”我无厘头的说了句“merci beaucoup”,也就是法语的你好。她们哈哈大笑:“你这个不对,我说你好,你应该说bonjour(你好的意思)才对,你太可爱了”虽然我承认我才刚开始学法语,但那一瞬间竟然有种一个Dom被反过来“羞辱”的即视感。
餐厅的玻璃因为暖气起了浓浓的雾,刚端上来的菜冒着腾腾的热气,遮挡了我们彼此的视线她们身上有非常显著的个人性格,一个女孩极其的活泼,口才极好;一个女孩沉稳,但是思想很有深度,这样的性格,仿佛是一个互补,一个永远不缺话题,一个永远不缺回应。和他们相比,我的口语略微有些欠缺,但耐不住她们疯狂的夸我。当我表示这个话题你们说的更好的时候,她们会齐刷刷的把目光甩向我,并且斩钉截铁的告诉我:“现在是我们想听你说,你快说,你能说好的”这该死“压迫感”,真的很厉害,让我开始变得滔滔不绝了起来。于是我们的话题从日常吃什么玩什么,开始扯到了心理学,国际贸易,跨国犯罪直到女权主义,我们的话题越来越深入,也就逐渐的扩大了边界。我们甚至还聊了圈子和管教。当我告诉她们 “很多中国女孩入圈的原因大多是:慕强,求爱,安全感,被在意,以及家庭长辈爱的缺失,和你们的入圈原因很不一样,你们觉得这会奇怪吗?”其中一个女孩双手死死的摁住桌角,身体前倾,眼神一下子变得严肃凶狠起来,她说出了这句话:“people always judge, tell these girls, people always judge, it’s not strange at all!(大家总是对你指指点点)”那一刻我再一次被震撼到,因为那种强烈的反差感又一次出现了。后记所以反差到底是什么?和这两个法国女生的对话,让我有了新的见解—— 大胆的认可自己的另一面有太多人告诉过我:我很喜欢一些“变态”的东西,这样是不是不太好?我是不是要戒掉?我从不说–不要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这很显然不可能,因为我们都需要从外界获得反馈。我会问的是: 你享受这样反差的感觉吗? 在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做自己是带有恐惧的,尤其是那个“反差”的自己,比如一个从小品学兼优的女孩,似乎就不应该有太丰富的“性知识和性经验”但实际上无论你做了什么,总有人会judge你;当我们为了去迎合别人的评价体系之时,我们便失去了自我。但人总是有自己“反差的一面”,180大汉可能喜欢粉色;150的女孩可能喜欢计算机;看着文质彬彬也可以很会色色。而正是这些反差让我们成为独特的人,拥有了自己的价值体系。希望每个看到这里的崽崽都能大胆的去认可自己的另一面,你们之所以可爱,就是因为你们反差呀!
最新评论
我
确实很纠结
我可以吗
想知道文章中的所有密码是啥?
我就喜欢四爱小说
写的真好
遇人不淑,看得我好难过。
我理解的sm本质上还是平等的,不平等只是一种默契,否则就不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