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朋友推荐给我了一个匿名聊天网站,有趣的是,有许多网友的昵称和聊天内容都与bdsm十分有关。在匿名聊天的过程中,人性的恶被无限放大。”
想到这个题目,是因为邮箱里的一封投稿。
投稿的主人公,我们简称他为Y吧。
Y说,自己前几天被朋友推荐了一个匿名聊天网站,有趣的是,在聊天过程中,他发现很多id都和bdsm有关。
他写道:
“笔者在随机匹配的时候遇到一大堆“xx温柔s”“xx严主”“手黑xx找母xx”“专业xx”“经验xx”诸如此类,那么显而易见的是呢,他们大概率既没有经验,也没有理论。”
刚好无聊的他,便又申请了一个性别为“女”的账号做起了对比实验,用他的话说,他见识到了这一辈子都没见识过的“人性之恶”。
“笔者随机建立了一个女号,使用了随机姓名,并没有任何与bdsm以及性相关的字眼,作为一个男生来说,我一开始认为这会是一次普通的聊天,但是在皮套下,笔者遭受了一个男生可能一辈子都难以见到的性骚扰,海量夹杂着各式生殖器的词语席卷而来。”
48号收到该投稿后也在该网站分别注册男号、女号体验了一下午,大致体验就是:
男号:不花钱基本只能匹配男号,然后秒挂断不聊天。
女号:基本全部匹配男号,上来就是污言秽语,生殖器、骂人词语层出不穷。
这似乎也是当下bdsm,乃至更大范围内,不同性别在社会关系中的缩影——女性是一种猎物、资源,而男性们则围猎、消费、离开。
读者们看到这里,肯定要问了,这软件里女生的体验这么不好,女生又不是傻子,怎么会还有女生在用呢?
我一开始也抱着这样的困扰,觉得这些匹配到的女号,肯定要么是机器人,要么是骗子。但随着深入的体验后我发现,竟真的有女生在用。
而且,很多都是——未成年。他们用的原因也很简单,“别的平台都需要实名认证,这个纯匿名不认证,非常方便。”
投稿者在投稿里写到——
“2024年2月25日,笔者在聊天中收到了一份杭州某女高中生的裸照,学生证证件照,家庭住址。为保护个人隐私,笔者不予公开。“
只是在简单聊天后,对方便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没有防范意识地全盘托出。
很难想象,未成年人和单纯只想发泄欲望的人碰到一起,会生出多么可怕的灾难。
投稿者说,自己总结后将bdsm人群分为了三大类——
1、 自身素质比较高,能够理解尊重、知情同意和ssc原则,并有能力为之配置安全的环境、卫生的设备甚至努力学习提升自己感兴趣的技巧。
2、 普通情侣。Ta们拥有一般但足够用的知识和技巧,将bdsm作为提升日常情趣的催化剂,互相满足与世无争。
3、 自身综合素质较低,既不肯投入精力了解基本的知识技巧,也没有能力提供专业的环境和安全的意识,所有一切均向欲望让步,只求发泄而不负责任。
按照这一逻辑,这其中便存在一个经典的“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是分类(1)或者分类(2)中的人,当我们误入可能是充斥着(3)群体的上述平台时,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哇这什么鬼,太可怕了,赶紧跑。”
然后(1)(2)们便去寻求更好的、效率更高的结识同类玩家的方式。比如文学素养好、表达能力强的,可能起了自己的网站写文章;比如经济实力雄厚的,可能会去参与各种课程活动,并在其过程中就认识了性格相合的partner。
最终停留在(3)内的只剩下两种人:
1、自身综合能力不强的,又不愿提升自己,只想单纯发泄欲望的人。
2、涉世未深,没有防范意识,过不了实名认证,好不容易找到可以聊聊xp,以为这些语言暴力、辱骂就是bdsm的人——尤以未成年居多。
之所以写这一投稿,是因为它折射出了我们社会中存在的多重困境。
1、 青少年性教育的缺失
48号曾经参加过一个分享会,分享大家生命中第一次和别人聊“性”的经历。
在大家的分享中,和同学、和树洞、和网络上的陌生人司空见惯,但几乎没有和父母,和老师。
甚至有人说,谁不是这么过来的,也没见别人把我怎么样。
很难想象我们社会中的青少年,宁愿去和一个素未谋面的网络陌生人聊“性”,也不愿意和自己的父母聊一聊。
大概率并非因为网友更值得信任,而是源于和父母谈性是一种“羞耻”。
这是父母老师开了个坏头,他们先羞于和孩子谈性,才让孩子们在性觉醒时也觉得这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
但是,如果一个未成年人因为羞耻而选择和陌生网友聊“性”,并随时面临着语言暴力和刻板羞辱的话,我觉得这其中的问题远不是“性羞耻”三个字可以带过的。
2、 网络暴力和键盘侠
我们大多都见识甚至参与过“网络暴力”。
因此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当一个人可以匿名躲在手机屏幕后面,肆无忌惮地发辱骂、冒犯的话语,说白了,只发泄欲望而不承担责任时,这是一件多可怕的事。
我坚持认为bdsm社交一定不能和匿名相结合,这俩者结合的后果必然是“人性之恶”。
或者说,任何存在“权力不对称”的关系中,匿名都不应该存在,否则就会导致弱势方失去反制手段,最终导致强势方的暴力和剥削。
比如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如果老师对学生是匿名的,那么老师利用职权压迫学生,学生一点办法都没有,投诉都不知道找谁。
2017年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报道过这样一个案例:政治学系明星教授、曾任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的豪尔赫·多明格斯因至少18名前学生和同事控诉对她们实施过性骚扰或性侵犯,终于被学校勒令“休假”,本人决定退休。
豪尔赫·多明格斯
你们看,实名侵犯尚且需要18名学生的联名举报,如果是匿名的,人性之恶将被放的多大简直不敢想象。
Bdsm关系也是一样,虽然我们强调安全词,但m知道s的实名信息,其实才是最有效的制衡手段。
之前去东京的sm bar参观,有些第一次去的顾客就大胆体验了那里的服务。
我问那里的老板,为什么来这里消费的人,尤其是m,敢这么放心地信任第一次见面的缚手?
老板说,因为缚手们非常介意自己的口碑,如果被人投诉,冒犯、不尊重甚至性侵,那么他很快就会失去市场,没有人会再找ta。
你看,这就是实名制的制衡。
2018年,著名摄影师荒木经惟被自己的模特诉“霸凌”指控,也导致其名声一落千丈,后续卷入更多的纠纷和丑闻。
试问,如果是在匿名聊天室中,你连骚扰你的人是谁都不知道,又谈何反制呢?
再反过来想,如果在一段关系中,你明白对方不可能找出你是谁,你又会不会释放那些平时根本无法想象的人性之恶呢?
不可否认的是,在投稿描绘的这一事件中,匿名聊天平台在其中充当了帮凶。
首先是没有实名认证,这导致未成年人可以随意使用。
而且由于国内大部分交友平台对未成年人都有严格限制,比如监测到未成年身份证就限制登录等措施;这又变相使得未成年人找到一个类似没有审核的平台后便趋之若鹜。
其次,匿名平台也没有像其公告说的,会及时封禁违规的账号。
至少我举报了自己在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账号,但目前都还没有看到处理痕迹。
最后,匿名平台明知性别间存在强弱势群体之分,却非但没有相关策略引导弱化,反而将其当作生意用来赚钱。
在该网站首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你想定向匹配异性,就必须要花钱解锁功能。(如下图)
这更加导致了女性账号匹配的清一色全是花了钱的功利男账号,同时也导致花了钱的男账号觉得自己是大爷,反正花了钱,不恣意发泄一下,都对不起自己。
当然,这种现象也引出了网络社交活动里的一个经典议题——“究竟谁才是弱势群体?”
有人觉得“女性总是被骚扰,被语言暴力,被评头论足”,所以女性是弱势群体;
另一派则认为“你看我们男的得开会员、送礼物,花好多钱才能在软件里加上一个女生,而女生开个账号,打招呼的人就络绎不绝,自己可以像选妃一样慢慢挑选,所以男性才是弱势群体”。
这是一道蛮有意思的思考题,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思索一下。
总之在这一案例中,平台在看到权力的天平失衡时,非但没有给弱者增加砝码,反而为分食弱者的强者提供了刀叉。
更好的做法是给弱势群体一些特权,而适当限制强势群体的权力。
比如账号每天有限的匹配次数,账号被投诉后一段时间内无法再次匹配,违规后严格封禁,让其珍惜每一次发言机会;以及做好实名认证,限制未成年人等等……
当然,如何对青少年的“性话题”觉醒正确引导,而不是一封了之,让其顺势流向更肮脏的下游,其实也是社会中更值得探讨的议题。
后来,投稿者问那位高中生,有想过自己照片落到坏人手里的后果吗?可能会改变你一生的轨迹。
对方只是说,没想那么多。
单纯、幼稚到令人忧愁。
投稿者的回答
希望读者们可以意识到,这样单纯的ta们也曾是过去的我们。
希望读者们可以不要说,“谁不是这么过来的,现在不也都好好的。”
因为我们是“幸存者偏差”里的幸运样本,我们过来了,不代表没有人在这样的环境里被伤害。
我们需要去思考,我们要把什么样的风气,环境留给孩子们呢?
我特意隐去了所有截图中这个匿名平台的地址,因为我怕有读者看完后觉得,哇,这里面女生这么好骗吗?反正匿名的,我也去试试。
如果你这么想,那我们的未来就没有希望。
如果你这么想,那我们与恶的距离,就会变得很近,很近。
– 完 –
最新评论
我
确实很纠结
我可以吗
想知道文章中的所有密码是啥?
我就喜欢四爱小说
写的真好
遇人不淑,看得我好难过。
我理解的sm本质上还是平等的,不平等只是一种默契,否则就不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