瘾欢字母圈
成立8年,专业 安全 放心。

字母圈粘人!!

点击 ➡️ 立即加入 ⬅️
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提问

48,我是个小白dom,和sub是网上认识的,现在发展为恋人关系

最近确认恋爱关系之后,我觉得她有点粘人了,每天下班回家都要和她视频,每天还要哄她睡觉,不然她就闹,晚回消息一分钟她就会各种瞎想。

字母圈粘人!!

我现在除了上班之外的时间都分给了她,没有自己的时间,这样的状态挺糟糕的,但是不知道怎么和她沟通

有一次跟她说她太粘人了,我压力很大,她就哭了,怼我说“相比爱我你更爱工作。”

 

字母圈粘人!!

哎,这种问题要怎么去好好沟通啊?我是真挺喜欢她的,但感觉每次聊到最后就是吵架,求48老师回答一下。

回答

投稿者您好,看完您的来稿,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你们的感情没有什么基本面上的问题,双方都很喜欢彼此。

坏消息是在相处磨合时的沟通上出了“大”问题。

但别担心,这可太常见了,因为我们很多人从小到大都没有学过基本的沟通技巧,这就导致所谓的“沟通”,到最后都会变成吵架或者冷战。

字母圈粘人!!

从您的投稿来看,你们之间的沟通是很“暴力”的。

我这么说您别生气。

这个“暴力”不是指您骂了她或者打了她,而是说你们沟通时全部在输出“情绪”和“评价”(例如您说“你很粘人”),而没有描述遇到的问题和你的需要。

《圣经·马太福音》里说,“我们怎样论断人,也必被怎样论断。”

 

字母圈粘人!!

如果您在沟通时选择情绪输出,那么必然也只会换来对方的情绪输出——“啊!你根本不在乎我,你眼里只有工作,工作比我重要!”

这样下来,沟通变成了情绪的碰撞,当然会演变成吵架。

那说了这么多,究竟怎么样才能做到真正有效的沟通呢?

首先,我们需要承认一件事——

在从小到大的教育中,我们已经习惯了“说看法”,“谈评价”,而不是客观地描述某件事。

例如:

“他好吃懒做。”

“这么做不对。”

“ta比你更优秀。”

“你应该更xxx一点,这样更适合你。”

指责、侮辱、贴标签、比较,这些全都是“评价”,而非客观描述。

 

字母圈粘人!!

评价会带来什么问题呢?

会让我们陷入“对错”的争执。

这时我们关注的就不再是问题的本身,而是拘泥于反驳你的观点,你的评价。

“我怎么就好吃懒做了?我明明两个小时前刚洗过碗!”

“你说不对就不对吗?你法官啊?”

等等等等……

所以在和人沟通前,我们必须要抛弃这种“评论人”的思维模式,学会一种客观描述事情的方式。

例如,上文举例中说对方“好吃懒做”的这位,有可能真实发生的事情是对方嗑瓜子搞了一地瓜子皮,“我”看到了之后非常烦,ta也不知道自己收拾,于是“我”就脱口而出——

“你真tm好吃懒做。”

这么说极易引发争吵,最后也不一定能解决一地瓜子皮的问题。

 

字母圈粘人!!

那如果不带评价的客观描述应该怎么说?

记住一个“非暴力沟通”公式:

(这是我自己总结的公式,开始练习时可以套用该公式去思考,但沟通绝非固定的公式可以解决)

客观描述发生了什么+我的感受+我的需要

客观描述发生了什么+我的感受+我的需要

客观描述发生了什么+我的感受+我的需要

现在地上和桌子上到处都是瓜子皮,家里变得脏脏的我感觉有点焦虑可不可以请你收拾一下?我希望我们的家是干净整洁的。

这样说是不是好多了?

同理,让我们思考,当投稿者对自己的partner说“你很粘人”的时候,在他的情绪输出之下,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是需要一点“自己独处的时间”。

所以您可以试着这样去和partner沟通:

下班回来和你视频我很开心,因为能互相分享许多发生的趣事,听到你的声音,看到你的模样也让我很愉快;但每一天都需要这么做的话,我会觉得有点喘不过气,这不是因为你不重要,而是因为我上班有点累,下班后想要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我想要达成‘陪你’和‘独处’的平衡。如果你认同这一点的话,那也许我们可以接着沟通看‘独处’时间多久比较合适。

如果对方也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的话,这套说辞是不是比“你很粘人”更容易打动对方?

字母圈粘人!!

细心的读者一定发现了。

虽然“非暴力沟通”公式里是“客观描述+我的感受+我的需要”,但在实际运用时,我避免了“我需要你xxx”这种句式,而改成类似于“我请求你”的句式。

因为非暴力沟通的核心逻辑其实就是——不聊你,只聊我。

避免评价“你”怎么样,而聚焦于“我”怎么样。

 

字母圈粘人!!

而经常玩sm的读者都知道,“我需要怎么怎么样”虽然看似在说“我”的感受和需求,但其实是一种隐形的“命令”。

它隐含的意思是,如果你没有按照我的需要做,那我就会不满、生气、伤心。

这是一种隐形却又巨大的“暴力”,或明或暗地指责/惩罚那些不配合我们的人。

家长对孩子经常这么用。

字母圈粘人!!

 

“我希望你对自己有点责任心,这个要求高吗?”

“我希望你成为某某那样优秀的人,我们一起努力好不好?”

在我个人体会和对周围人群的长期观察之后,得出以下暴论:

以上句式,你对孩子用得越多,孩子的“叛逆期”就来的越早,越强烈,越无法阻止。

有点跑题了。

所以在沟通中,我们也要尽量避免使用这样的“隐形命令”,因为它天生就是招人反感叛逆的。

如果投稿者说,“我感觉压力很大,我需要你给我独处的时间。”

那么他的partner很可能逆反心就上来,“行啊,想独处是吧?我再也不找你了。”

这样沟通又会倒向另一个极端——冷战。

 

字母圈粘人!!

相信我,把所有的“我需要”改成“我请求”,效果会截然不同。

“我需要”是说,没满足我,我会生气。

“我请求”是说,没满足我,也没关系,我们再想别的办法。

“我感觉压力有点大,我想和你商量一下,有没有可能每周给我留出一两天独处的时间?如果你觉得那一两天时间实在没有安全感的话,请告诉我,我们可以否决掉这个方案然后再想别的,看看能不能增加见面的机会之类的。”

这样沟通是不是对方感受也好,事情也说得明白?比单纯的情绪输出要强很多?

以上所有的沟通技巧,均来自马歇尔·卢森堡 (Marshall B.Rosenberg)的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一书。

字母圈粘人!!

我在大学时第一次阅读它,它可以算得上是我的沟通启蒙书,甚至有些相见恨晚。

推荐大家有机会可以读一读原书,相信一定能帮到投稿者,也能对手机屏幕前的各位有所启发。

当我们以“暴力”诉诸他人时,他人也必回应以“暴力”,而以非暴力拥抱对方,对方则亦会回以理解和拥抱。

– 完 –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瘾欢 » 字母圈粘人!!
分享到
点击 ➡️ 立即加入 ⬅️
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评论 抢沙发

瘾欢字母圈亚文化交友知识科普 更专业 更放心

字母圈交友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