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听过 “臣服者才是掌控者” 这类说法。这类说法通常是这样的:
是臣服者设定了大多数不可逾越的底线。是臣服者手握安全词,掌控着场景的启停。是臣服者在给予或收回同意方面拥有更多的控制权。
为了方便讨论,咱们姑且假设臣服者和受方是一回事,这样一来,这一说法既适用于恋爱关系,也适用于 BDSM 玩法进行过程中的角力。
“臣服者才是掌控者” 这一观点,可能符合局外人的观察。
这并不是说支配者没有底线,不能终止玩法(或收回同意),只是因为他们掌控着事情的走向,这些问题都能自行解决。要是他们不想做某件事,不做就是了。他们的同意实际上贯穿于所发生的一切之中,因为这些活动本身就是他们的选择,而且只要他们想停,活动就能停下来。
大多数支配者也绝对有不可逾越的底线。他们通常有很多行为是不愿意对臣服者做的。所以他们就不会去做,就这么简单。而且如果是个好的支配者,他们可能会早早说明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这样才能确保找到合拍的伴侣。
我曾多次决定终止场景,有时是因为感觉不对劲,有时是因为发现了不安全的情况,还有时是因为实际体验和预期的乐趣不符。我曾拒绝过某些具体行为,也结束过整个关系,就因为我不想做那个臣服者所期待的事情。这就是我的同意,这些就是我的底线。
那么,到底谁才是掌控者?
我不确定 “控制” 是否总是谈论字母圈的合适框架,也不确定它能否很好地描述权力的流动方式。
我觉得控制往往是当下能看到的东西。
为了简单化解释,我想到一个在基础物理学里学过的例子:山顶上的巨石。当巨石静止时,它具有势能,也就是储存的能量;当它滚下山时,势能就变成了动能。
当一切进展顺利时,支配者拥有的是一种动能式的控制,而臣服者拥有的是一种势能式的控制。支配者在主动行使他们的控制,而臣服者的控制则处于储存状态。
但是,一旦有需要,情况可能会迅速反转。安全词一喊,同意被收回。这时,臣服者的控制就变成了动能,而支配者的控制则变成了势能。
这个类比不算完美,但关键是双方都拥有控制,只是形式不同,而且有时你得知道要找什么才能发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