瘾欢字母圈交友社区
成立9年「纯粹 专业 安全 放心」

字母圈覆面文化性感在哪?

点击 ➡️ 立即加入 ⬅️
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绳师48号
1759年,著有《我的一生(Histoire de ma vie)》的意大利著名作家贾科莫·卡萨诺瓦(Giacomo Casanova)正在做一件惊心动魄的大事。

字母圈覆面文化性感在哪?
贾科莫·卡萨诺瓦

当时的威尼斯狂欢节兴起了戴面具狂欢的传统,于是卡萨诺瓦便戴着华美的面具,去见自己朋友的老婆。

字母圈覆面文化性感在哪?
威尼斯狂欢节

没错,他把自己朋友的老婆搞怀孕了,朋友正对他恨之入骨。

但他愣是依靠着面具扮演别人,游走于情敌和情人之间而不被发现。

而彼时彼刻,1000公里外的波西米亚,一位名叫扬·米德拉尔的刽子手正在发愁。

他们那最近出现了好几起执行死刑后,刽子手被犯人家属报复的凶案。

最终,他想到只要用家里的麻布剪两个洞露出眼睛,把脸遮住的话,刑犯家属们就不知道谁是刽子手,也就无从报复了。

字母圈覆面文化性感在哪?
西方刽子手的经典形象

他自己可能也不会想到,这个经典的刽子手头套被沿用了数百年。

在更早的1162年,当时的威尼斯共和国在对阿奎莱亚大主教的战争中胜利,当时的国王为了体现每个人的贡献都不可或缺,鼓励市民们戴上面具走上街头,强调人人平等的精神,并自由地狂欢 7。

字母圈覆面文化性感在哪?
而上述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人们,肯定想不到,他们无意间印证了一个面具的重要属性和功能——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人可以通过面具来脱离日常身份,去匿名或去扮演别的角色。

而正是这样的属性,让面具文化(mask kink culture)成为了21世纪各国情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方面,面具遮住了“脸”——这一人类个体最明确的身份标识,因此覆面能让那些对做真实的自己感到压力很大的人暂时逃避自我。

另一方面,面具是一种天然的“权力语言”,它把有名有姓的人变成了“nobody”,在bdsm的权力交换语境下,戴上面具相当于被剥夺了身份、容貌和名字,只剩下一个代号。

字母圈覆面文化性感在哪?
1995年Martin Margiela(马吉拉)‌时装秀场

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这看似是一种剥夺,实则提供了一个回归本我的机会,创造了一个安全、允许探索的“游戏空间”。

大家一定看过那种大学生参加扮演歹徒参加防爆演练发癫的段子,什么“头上丝袜一套,看似伪装自己,实则解放自己,再也不装了。”

字母圈覆面文化性感在哪?
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都是脱离了社会身份之后的偶尔解放。

字母圈覆面文化性感在哪?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一聊人类历史上的面具文化(mask kink culture)。

相信大家一定会有这样的疑问——“我可以理解戴面具是用来祭祀的,或者演戏的,或者医疗防毒的,但为什么会是性感的?”

是说我自己长太丑了,所以只要我戴上吴彦祖的面具,对象就会觉得我变性感了吗?

字母圈覆面文化性感在哪?

Nonono。

P站曾经发布过一项统计数据,就是大家最喜欢看哪种面具类的porn vedio。

答案一定让你们大跌眼镜。

是这种。

没错,就是这种朴实无华的,把所有脸遮挡、抹去的全包面具。

字母圈覆面文化性感在哪?
我知道大家心中一定是这样的表情。

但大家别急,听我慢慢分析。

BDSM活动的核心是“权力交换”(Power Exchange),即主导者(Dom)和臣服者(sub)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自愿地交出或行使控制权。

面具在这种动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权力交换的物理延伸和具象化工具。束缚头罩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它通过“去个人化、迷失方向和/或感官剥夺”来限制和“客体化”(objectify)佩戴者。

这种“去个人化”通过遮蔽脸部,面具消除了佩戴者的日常身份,使其暂时成为一个纯粹的、被客体化的“物品”。

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很多人是喜爱这种被“物化”,不需要思考的状态的,他们甚至觉得这种状态更放松,更自由。

之前有一位朋友,非常喜爱 Animegao Kigurumi,就是那种戴一个头套,去扮演日漫角色的cos。

每次参加活动时他都要全副武装地当个皮套人。

字母圈覆面文化性感在哪?
我觉得他可能是因为怕见人,于是和他聊天时我就这样安慰他,说,“戴头套也挺好的,可以偶尔逃避下真实的自己,钻入虚拟的自己放松,放松完再回归现实。”

但他直接否定了我。

他和我说,他认为穿着皮套的他才是真实的自己,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相反,平时在工作里阿谀奉承的职员,下班后要疲于应酬的社畜,苦于父母压力依然作为顶梁柱的儿子,这些才是自己扮演的角色。

他看着我的眼睛,很郑重地和我说,他觉得戴上头套时,并非开始扮演,而是回归自我,相反摘下头套的时刻,才是他又不得不去扮演各种角色的时候。

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理解他,而当你理解了他,你就不难理解,为何喜爱“覆面”的人常常会认为戴上面具之后反而更加自由。

提到“面具文化”,我们一定绕不开的国家就是日本。

作为东亚也许是最压抑的人际关系所有国,许多心理学研究指出,日本社会因其强烈的集体主义、对外界评价的过度在意以及严格的等级秩序,使得个体普遍佩戴一层厚重的“人格面具”。

字母圈覆面文化性感在哪?
日本职场社交流程

在此背景下,面具无论在其文化作品还是情色作品中的意象表达都层出不穷。

例如上文提到的“Animegao kigurumi”(着ぐるみ),直译就是动漫脸,一种蒙面 cosplay,出现于各种日本动漫的官方舞台表演。

这种表演起源于能剧(Noh)。“能”在日语中意为“技能”或“才华”,是日本古典音乐剧的主要形式,自14世纪以来一直盛行。

字母圈覆面文化性感在哪?
能剧是古典的,但是到了20世纪,这种皮套人文化打破了古典,开始在年轻人之间风靡——既因为它可以扮演喜欢的动漫人物,也因为它的匿名性,让年轻人可以躲在皮套下恣意抒发平时被压抑的情绪。

许多人觉得年轻人沉迷于戴面具是逃避现实,不务正业,但我一直把它理解成是年轻人反抗社会高压,夺回自己话语权的一种方式。

字母圈覆面文化性感在哪?
所以“面具”真的是个复杂的集合体。

它剥夺人的身份,又是令人平等。

它赋予权力,又消解权力。

它是严肃的,又是性感的。

 

漫威漫画的负责人斯坦·李曾经表达过蜘蛛侠是他最喜爱的超级英雄,因为“与超人或蝙蝠侠等具有可识别面孔的英雄不同,蜘蛛侠的全身套装和面具意味着他的身份完全被掩盖。

字母圈覆面文化性感在哪?
我想他说过的一段话刚好可以拿来作为覆面文化受到年轻人欢迎的最好注解:

“任何人都可以想象他是蜘蛛侠。他可以属于任何种族,任何人都可以戴上那副面具。

真正的超级英雄并不在于外表,甚至也不在于超能力,而在于行为和性格。”

– 完 –

参考资料:

[1] 诚真旅行社. (2024, 12月2日). 威尼斯面具嘉年華:從古老傳統到現代狂歡. 诚真旅行社. https://www.realone.com.tw/story/8e3MjxzQ9PJV/detail

[2] Heller, S. (2019, 1月3日). When Hoods Go Bad. PRINT Magazine. https://www.printmag.com/daily-heller/when-hoods-go-bad/

[3] FasterCapital. (n.d.). Understanding Power Dynamics In Bdsm Relationships. FasterCapital. https://fastercapital.com/topics/understanding-power-dynamics-in-bdsm-relationships.html/1

[4] 日本式的人際關係 – 《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57期,2006年10月15日, 访问时间为 九月 3, 2025, https://www.nhu.edu.tw/~society/e-j/57/57-12.htm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瘾欢 » 字母圈覆面文化性感在哪?
分享到
点击 ➡️ 立即加入 ⬅️
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评论 抢沙发

瘾欢字母圈交友平台

纯粹、安全、专业、放心

字母圈交友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