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上映的电影《降临》翻拍自华裔科幻作家姜峯楠的科幻小说《你一生的故事》,故事里,降临到地球的外星生物有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思维”逻辑。
这种“思维”逻辑被以语言学家的视角进行了解读,即他们书写或表达的时候,“全部意思”会像一副图一样,没有先后地同时呈现出来。所以书中认为他们的思维也是跨越时间线条的,即可以看穿时间。女主角最后破译了外星语言,同时也获得了看穿时间的能力,即可以看到未来的事情。
我在圈子的范畴内,似乎也得到了这种逻辑思维能力。当某个人和我说起某段关系的起头,我似乎就看到了他们接下来要面对的激情,继而冷淡,最后淡漠到分开的全过程。我把他们的全部故事都画在脑海里了,我看着他们按照我脑子里的画像一步一步前进,很多时候,这些画像惊人地符合实际发生的事情。
恰好,我最近陷入一些迷思,我在想很多事情构建成类似高楼大厦的基础是什么。比如权利,信仰,法律,爱情…等等的基础是什么。人类世界的规则和逻辑普遍是流线型的,高楼一层一层架叠,时间一秒一秒过去,文章一字一字成篇…这大概是人类内在的某种底层语法。这就完全不同于《降临》中描绘的外星文明的语言和思维逻辑。我们看不到未来,我们在很多方面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然后才能堆砌出一个好结果。想到这,我似乎有所领悟。我隐约开始明白,为什么某些人在圈子里刚刚开始某段关系,我就能一下在脑子里描绘出他们这段关系的完整故事。因为他们进入即将或已经开始的那段关系之前没有一个牢靠的判断依据,或者建立在一个错误的依据之上。比如欲望,比如激情,甚至是那暂时看起来还不错的容颜,以为有这些中的一个或几个就够“幸福”了。
那么,哪些才是圈子里能够成为一段好关系的依据呢?我开始陷入新的思考。
最初我以为是欲望契合。毋庸置疑,这是最底层的要求了,因为想去吃川菜的人,对桌上一点都不火辣的菜盘子一定都不会感兴趣。所以圈子里的关系,欲望高度匹配一定是最基本的要求。
转念一想,似乎哪里不对。符合最基本的要求应该不是能成就一段良缘的判断依据。相互喜欢是大部分情侣走到一起的一个基本要求,而太多相爱的人在一起却没过好生活,这样的故事,电影和小说里繁不胜举。而走到一起后维持一段关系的基础却很可能是其他因素,一些和相处有关的其他因素
然后我想,是否是三观一致?这确实很重要,三观影响生活细微处的行事风格。这在恋爱中,尤其是在夫妻关系中尤为重要。夫妻和恋爱关系注重相互扶持,相互依偎,不仅是身体的结合,更是生活的融合。但放在我圈,我觉得似乎又有问题。在关系中,比起相互扶持,圈子里注重更多的是灌输和管制,更像是导师和学生的关系(Star对Moon的引导当然不必要是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和管教的点应该来自相互了解后的“协议”)。所以有时候Star应该在三观的层面上给Moon良好且耐心的引导。所以三观一致这个标准,似乎又不像是圈子里能成就一段好关系的最有力依据了。
最后我想了些关于情商或沟通相关的因素,但似乎都不够全面到成为一段关系是否能够良性发展的重要依据。
前些天我在感慨自己这些年似乎不知道怎么和异性做朋友了,那个瞬间我忽然明白了一些事情,并开始觉得,一段圈内关系是否能够成为一段良缘的重要依据似乎是:对方是一个可以做好朋友的人。
在圈子里,大多数人习惯直来直往,要么“勾搭成奸”要么躺尸在好友名单里,即使偶尔骚动一下也只是为了再努力勾搭你一下,如果还不行就继续躺尸或删除好友。他们根本没真的在意你的个性,更不想真的了解你的生活处境,当然也不愿意坦露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这种人根本承当不起好朋友的角色,因为他们出现的每一个时间都是冲着欲望来的。
能做一个好朋友的人,应该是三观接近,兴趣和喜好吻合,沟通无障碍,还乐于相互倾诉。他懂得倾听,愿意给你真实的意见,在你他的关系里有同理心,能理解你,会鼓励你,也会勇于在适当的时机批评你。
在欲望匹配,相互喜欢的基本要求之上,你考虑他并希望他能和你成就一段美好的圈内关系的时候,他,最好得是一个可以做好朋友的人。满足这个要求的时候,你们的关系最后惨淡收场的几率就小了很多。
很多人不能够具象地理解到和这样的人结成圈内伴侣会是怎么样,不知道为什么这是一个重要的考虑依据。
那举几个情境吧,让大家理解一下。
①:当你们的欲望消退到瓶颈期的时候。
可以做好朋友的对方,不会变成沉默的“爱人”,他和你依旧会有话题,因为你们个性和喜好本就足够支撑起日常感情的联系。这样你们才可以在对方的生活里保持良好的存在,并有机会突破瓶颈,进入稳定的且持久的关系,而不至于随着沉默和间隔渐行渐远。
②:当各种生活中遇见问题的时候。
可以做好朋友的对方,不会不理解你当下的情况,会给予你适当的支持,甚至陪你度过难关。不至于因为生活中的问题产生隔阂与误会。
③:不得已需要分开的时候
可以做好朋友的对方,即使放不下,也不至于恶语相向,更不会做对不起你的事情。因为,你们还可以做好朋友。
…
当然,这个问题不是说,不管怎么样,你喜欢对方,欲望也匹配,再加他本就是一个能成为好朋友的人,那就万事大吉了,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你们的关系。只是当你遇到了那个欲望匹配的人,心里生起欢喜念头的时候,你心里该想想,他是不是一个如果不做伴侣也可以做很好朋友的人。如果是,那你应该更加勇敢一点,因为那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于“幸福”很有益的事情。
有人会说,你又要维持长久关系,还要关系美满,要求太高了吧。嗯,我只能划上一个相对高的标准,再去寻找致成功的因素,这样才能保证这个因素足够支撑多数的幸福。但如果你只是想走走停停,野花星月的话,横竖看看对方皮囊就可以了。额…那样也挺好的。
有一些刚入圈的人会说,要找一个好朋友很难,找一个有感觉又契合的Star/Moon也很难,如果两者都要顾及到,那就难上加难了。估计然后抱怨说,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圈内伴侣,然后去维持一段美好的圈内关系,怎么就那么难!嗯,很难,所以我看到的大部分,不,绝大部分,或许,更大比例的字母圈关系全都是惨淡收场的。
我庆幸我们都没办法像《降临》里的女主角那样能看得到未来。我们努力生活,好好做生活里的每一个选择,尝试去把控未来,因为,看不见结果的人才可以改变结果。就圈子来说,如果你想要一段美好的关系,你的努力和选择就是,他最好是一个,即使做不了伴侣也是可以做好朋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