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咱们该聊聊那种 “导师型” 支配者了,但我不想说得太苛刻。他们确实是圈子里的 “老好人”,就像俗话说的,“心意最重要”。
你肯定知道我说的是哪种人。他们觉得自己作为支配者,职责就是引导臣服者成为更优秀的人。
不过,在任何一段持续投入的亲密关系里 —— 不管是主仆关系还是普通恋情 —— 伴侣之间通常都会为对方做很多事,这当然也是其中之一。我们会滋养、鼓励、激励对方,让彼此都展现出最好的一面,至少我们希望是这样。
但这和那种把这当成自己性角色所带来的义务的支配者,可不是一回事。在圈子里,你很容易注意到这些好心的支配者,因为他们说的每句话都裹着一层政治正确又时髦的 “成长话术”。他们集支配者、人生导师和治疗师于一身。
但说实话,事情是这样的。你的性偏好不会提高你的情商,不会让你比臣服者更懂生活,也不会让你有资格当治疗师或人生教练。
主仆关系中存在控制权和权威的交换,所以没错,我们希望你做决定时深思熟虑、明智且富有同情心,理由也都合情合理。但你的臣服者成为你的人后,大脑可没少一块,所以说白了,你们就是两个不完美的人,在彼此身边打转。那种 “你得教臣服者如何成为更好的人” 的想法是从哪来的呢?
在主仆关系中,经常有 “训练” 这一说。支配者会教臣服者怎样做能让自己开心,还会协商确定关系中的边界(规则、礼仪和行为规范)。这种训练的方式和关系一样多种多样,而且大多数主仆或主奴关系中的人都很享受这个过程。这是我们性取向的一种表达,有趣又刺激,也是我们选择这类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教臣服者你喜欢的咖啡怎么泡、该穿什么样的衣服、怎么按你喜欢的方式下跪,和让他们躺在沙发上跟你说 “咱们来看看我能怎么改善你的生活”,可不是一回事。
这种 “白马王子式” 的做法本身不算太糟糕。出发点是好的,而且导师型支配者通常也不是坏人。但那种 “这才是好支配者该做的事” 的说法,根基可不稳。
你的工作不是教臣服者如何更好地生活,而是建立一段让双方都欲罢不能的主仆关系,所以干嘛给自己加那么多压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