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普遍观点认为,很多人参与 BDSM,或是选择主奴(M/s)、主仆(D/s)的生活方式,是因为他们精神不稳定、自身有缺陷,或是在试图应对童年创伤。持这种观点的不仅有那些 “不懂行” 的圈外人,甚至还有一些实际参与 BDSM、主奴和主仆关系的人。
如果你在任何一个论坛待得久了,总会有人提出这个话题,而且会有数量惊人的人觉得这种说法有几分道理。他们往往会引用 “轶事证据”,但很多时候,这其实就是 “在网上看到的讨论内容”。
这就引出了一些问题:人们认为自己观察到的(也就是他们记得的),真的是他们实际观察到的吗(如果他们会立刻忘记那些不感兴趣的事情)?网络上的内容以及在网上讨论的话题,能真实反映整个社群的情况吗?像这样的问题背后,又存在多少潜在的认知偏差呢?
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
我们没必要依赖 “轶事证据”,科学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支持。
A・维斯迈耶(A Wismeijer)和范・阿森(van Assen)在 2013 年进行了一项名为《BDSM 从业者的心理特征》的研究,结果发现,BDSM 参与者在主要人格维度上的得分比对照组更优(除了宜人性之外),而且在总体幸福感量表上的得分也高于对照组。
他们的结论是:
“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与对照组相比,BDSM 从业者具有更良好的心理特征;BDSM 从业者神经质程度更低,更外向,更乐于接受新体验,更有责任心,对拒绝的敏感度更低,主观幸福感更高,但宜人性较低。对比这四组人群,若存在差异,通常来说,在 BDSM 中扮演支配者角色的人得分更优,扮演臣服者角色的人次之,对照组得分最差。”
2008 年,里希特斯等人在澳大利亚开展了一项全国性研究 ——《BDSM 参与者的人口统计学和性心理特征》,这可能是关于 BDSM 从业者心理健康最常被引用的研究。上述研究进一步印证了该研究的观点。该研究的结论是,参与 BDSM 的人:
“…… 被强迫进行性行为的可能性并不更高,也不会明显更不快乐或更焦虑 —— 事实上,参与过 BDSM 的男性在心理困扰量表上的得分明显低于其他男性。参与 BDSM 与任何性方面的困难都没有显著关联。研究结果支持这样一种观点:BDSM 只是一种吸引少数人的性兴趣或亚文化,对大多数参与者来说,它并非过去受虐经历的病态表现,也不是无法进行‘正常’性行为的体现。”
2014 年,赫伯特和韦弗进行了一项名为《与 BDSM 倾向相关的人格特征研究》,结果发现(不出所料),支配者和臣服者在人格特质以及生活不同领域的欲望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但两组人的满意度都很高。
当然,参与 BDSM 的人中,确实有一些在应对创伤,或者心理健康状况不稳定。
但没有证据表明,BDSM 社群中这样的人的比例比普通人群高。事实上,一些研究表明,我们(BDSM 玩家)的健康状况可能还略好一些。
参考资料
A Wismeijer & van Assen (2013):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DSM Practitioners
Richters et al(2008 ) : Demographic and Psychosexual Features of Participants in BDSM.
Hébert and Weaver : An Examination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BDSM Ori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