瘾欢玩物志
成立8年,专业 安全 放心。

绳缚活动中的神经损伤预防指南

在现代bdsm实践中,bd(bondage),又称绳缚(shibari),因其特有的紧缚、愉悦、及一定的艺术性,成为了广受爱好者欢迎的实践活动。

但需要让大家知悉的是,这是一项和攀岩、拳击、赛车等运动一样,具有高风险的活动,即使是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如果没有很好的安全措施和防范手段,被缚者依然常会面临身体受伤的风险。

今天这篇文章将通过一篇发表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LM)的论文《Acute Radial Compressive Neuropathy: The Most Common Injury Induced by Japanese Rope Bondage(急性径向神经压迫损害:日式绳缚中最常见的伤病)》,并结合我自己玩绳的经验,来试图让大家尽可能地在绳缚活动中降低受伤风险。

Ps:论文全文翻译及其出处会贴在后文。

Ps:在标明出处的前提下,本文授权所有人转载。

先说论文的研究结论:

“在目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绳缚与急性压迫性的桡神经、腋神经和股神经损伤的关联。

桡神经受伤是最常见受伤情形。

桡神经受伤是最常见受伤情形。

桡神经受伤是最常见受伤情形。

大约90%的受伤情形都出现在此处。

三角肌结节是一个可靠且实用的标志,可以用来确定桡神经的状态,并有助于防止三角肌区域的神经损伤。

绳缚相关神经受压损伤总体预后良好,恢复情况取决于受压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个人因素以及是否有及时的医疗干预。”

我自己的经验也与上述结论一致,在后手缚尤其吊缚的过程中,大臂上的桡神经压迫是最常见的受伤情形。

绳缚活动中的神经损伤预防指南

就是上图中黄色的这条

在绳缚教学中,后手缚的上下胸圈需要避开的危险位置,其实也正对应了论文中提到的三角肌结节(The deltoid tuberosity)。

论文中提到的三角肌结节(The deltoid tuberosity),大概就位于大臂向下的三分之一位置处,刚好是桡神经从腋下穿出后经过的位置,在实践中尤其需要注意避开。(如下图所示)

绳缚活动中的神经损伤预防指南

红框所标识的凸起位置为三角肌结节,此处刚好有桡神经穿过,需要避开

 

绳缚活动中的神经损伤预防指南

论文中大致的意思是大臂1/3处为三角肌结节,较危险,最好避开

当然,个体的生理结构均有差异,并不是避开了就一定没问题,在实践中还需要以被缚者自己的感觉为准,常备急救剪刀,尊重被缚感觉,如出现意外,及时剪断绳子。

急救剪刀推荐下面这种圆头的,可以在剪断绳子的同时不扎伤皮肤。

绳缚活动中的神经损伤预防指南

那么对于被缚者来说,如何良好地感知自己的手臂状态呢?

我请教了专门做运动康复的神经学医生雄一(化名),他表示桡神经受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1、垂腕(手腕抬不起来)2、拇指、食指、中指的感知及运动功能减弱。

他教给了我一套被缚者可以随时用来检查自己桡神经状态的“检查操”,如下:

做这套操的目的是:

1、检查自己的每根手指被触碰时,感觉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已经出现了轻微的神经感觉受损;

2、检查自己的大拇指是否可以触碰到每一根手指的每一个关节,如不能做到,则已经出现较严重的神经功能受损;

3、检查自己的手腕是否可以正常抬起,如不能,则已经出现较严重的神经功能受损。

希望所有被缚们在玩绳过程中,可以随时感知自己的身体状态,发现情况不对,立刻喊安全词叫停所有活动。

神经受损虽然预后良好,但通常恢复时间漫长,经常以月甚至年来记,手指手腕活动受限常常影响日常生活,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在我学绳时,听过一句话说,“作为缚手,可能有很多次犯错的机会,把人绑伤了,换一个被缚就好;但作为被缚,也许只会有一次犯错的机会,神经受损,甚至头朝下摔下来,今后可能不再能玩绳,甚至正常生活也受影响。”

这句话的本意是劝诫被缚们,不要轻易地尝试绳缚,不要随意地相信别人,不要那么草率地把自己的安危交给一个不了解的人。

但我初听时的直观感受是,这是一项风险不对等的活动。很明显的,被缚承担的风险要比缚手高。

诚然,导致被缚受伤后,缚手的名声可能会受损,背上【不靠谱】的标签,但风险依然是不对等的,被缚承担的可是一段时间内身体受伤,生活不能自理的风险。

所以,想要非常诚恳地和读者中的被缚们说:

1、请谨慎选择缚手实践,名气大不等于安全(包括我自己,也有绑伤过人)。在实践之前可以先做背调,询问一些曾经与其实践过的被缚者,看其是否懂得尊重人,以及对被缚有敬畏之心。

2、自己是自己身体的第一责任人,不要轻易地把它交出去。

也想和缚手们说:

1、如果不慎导致partner受伤,积极承担责任,不要逃避。【包括但不限于向ta积极道歉;陪ta去医院治疗并承担相关的费用;协助ta不便的日常生活,并主动承担误工费、生活费等等】

2、如果您是初学者,保持敬畏。

3、如果您是老手,保持敬畏,保持敬畏,保持敬畏。

 

– 完 –

 

论文全文如下:

(有点长,有点干,不爱看论文的同学可以直接划到评论区)

《急性径向神经压迫损害:日式绳缚中最常见的伤病》

原文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384078/

作者:

Vasily Khodulev , 白俄罗斯明斯克共和国神经病学和神经外科共和国研究与临床中心的功能诊断部门

Artsiom Klimko , 苏黎世大学医院神经科部门

Nataliya Charnenka , 明斯克多学科医疗中心“健康睡眠中心”超声诊断部

Marina Zharko, 明斯克市临床病理解剖局解剖病理科

Hanna Khoduleva ,白俄罗斯国立医科大学明斯克分校儿科学系

通讯作者:

Vasily Khodulev, khodulev@gmail.com

摘要

日本绳艺(RB)或Shibari是一种涉及用绳索自愿且美丽地绑缚一个人的艺术形式,但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的压迫性损伤。为了调查与这种实践相关的神经损伤的性质和程度,我们对四名有经验的RB实践者(操练者)和愿意分享他们受伤经历的参与者进行了调查。伤情主要出现在进行全身悬吊后,共计有10名个体(16起伤害)受到桡神经、腋神经或股神经的损伤。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的病人群中,桡神经是受影响最常见的神经,有90.0%的个体在这个层面上经历了受伤。

我们报告了一例在进行全身悬吊时发生的罕见急性、反复性压迫桡神经的病例。一名29岁的女性被直径为6毫米的黄麻绳悬吊25分钟,导致左手腕和手指下垂,左手感觉减退。分析显示上臂段存在77.3%的传导阻滞。三个月后观察到功能改善,五个月后完全康复。十七个月后,她在类似的悬吊中再次发生了两侧桡神经的再压迫,持续8-10分钟。一周后观察到改善,四周后完全康复。第三次压迫发生在三年后,持续五分钟,在两分钟内完全恢复。本研究重点关注手臂周围神经的损伤,包括桡神经、腋神经和股神经,即由绳缚引起的急性压迫性神经病变。由于桡神经受伤是最常见的伤病情形,这些发现强调了识别桡神经的解剖走向的重要性,特别是其在距三角肌下结节水平后方的位置。这些知识对于从事绳艺实践的个体尤为重要,并同时强调了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潜在神经损伤的重要性。

介绍

绳缚(RB),也称为Shibari,是一种源自日本的实践,涵盖了捕绳术和情色技巧[1,2]。它涉及一方限制另一方的身体活动/行动自由程度,以不同程度地满足心理欲望和/或审美愉悦。尽管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但由于其负面内涵,RB仍然处于边缘化状态。琼斯探索了参与RB的各种观点,重点在于个人游戏和社交需求[2]。实践者们参与RB的动机和情绪差异很大,从探索身体感觉到掌握捆绑技巧和欣赏实践的审美方面都有。然而,RB存在潜在危险,包括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运动和感觉障碍,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致命。在进行全身悬吊时的倒挂增加了摔倒、头部受伤和窒息的风险。尽管有关周围神经损伤的警告,但现有科学文献缺乏足够的信息来了解RB引起的神经损伤的患病率和具体情况。

RB涉及半悬挂和全悬挂,后者对周围神经的压迫性损伤风险更高。本文旨在填补这方面的知识空白,通过提供RB神经损伤的详细报告,以确定最容易受急性压迫性神经病变影响的神经。我们的研究结果是对先前报道的一项临床神经传导研究(NCS)病例报告的补充,其涉及在悬挂过程中桡神经急性反复压迫,该报告于2019年在第17届欧洲临床神经生理学大会上以海报形式展示[3]。结合我们调查的数据,一起提供了与RB相关的神经损伤的性质和频率的额外信息和洞见,为预防此类损伤而做出努力。

材料与方法

为了解决与RB相关的神经损伤知识不足的问题,我们对四名有经验的RB实践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他们分享了在RB过程的受伤经历。参与者通过在线论坛和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实践者的个人网络招募而来。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我们试图了解他们对RB的经验、对神经解剖和损伤的理解、他们使用的绑缚技术类型以及他们采取的预防神经损伤的措施。

在半结构化访谈中,参与者被问及一系列开放式问题,以收集关于他们的人口统计学、医疗史、RB经验、受伤特征和康复结果的信息。例如,“您能告诉我一些关于您自己的情况吗?”等问题用于收集人口统计学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和职业。参与者还被问及他们在RB方面的经验,例如“您从事绳索绑缚有多长时间了,以及您多频繁地参与其中?”为了评估潜在的影响因素,还问及了类似“您之前是否有任何疾病或受伤史,您认为这是否会影响您在绳索绑缚过程中神经损伤的风险?”的问题。此外,还鼓励参与者描述他们的具体神经损伤,包括症状和表现,例如“您能描述一下您在绳索绑缚中经历的具体神经损伤吗?它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有哪些症状?”访谈还通过类似“您在神经损伤后多久开始注意到肢体活动的改善?”的问题捕捉康复结果。此外,还询问了参与者是否寻求过医疗救助、对实践进行了修改以及长期影响等问题,例如“您是否就您的神经损伤寻求过医疗救助或咨询过医疗专业人员?如果是,他们如何协助您康复?”和“您是否注意到了神经损伤的长期影响或残余症状?”

所有四名实践者在捆绑实践上均有三至五年经验,每年处理约100个捆绑案例。我们还询问了他们对于曾经受过神经损伤的客户的经验以及他们如何处理这些伤害。我们确定了10个个体(16起伤害)在RB悬挂后遭受了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周围神经损伤。我们收集了每个参与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人体测量数据,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和身体质量指数。我们设计了一份半结构化调查,用于收集参与者的人口统计学数据、人体测量数据、先前的医疗史、RB经验、受伤特征和康复结果。调查包含开放式问题、多项选择题和李克特量表问题。由于这是一项探索性研究,并且关于这个主题的数据有限,样本量并没有预先确定。我们的目标是从愿意参与的个体那里收集尽可能多的数据,以全面了解与RB相关的神经损伤。

通过这项调查,我们收集了受伤者们受影响神经的主观信息、悬挂时间、肢体活动恢复时间以及是否寻求了医疗救助等情况。我们记录了使用的绑缚技术类型、绳索在身体上的位置以及导致受伤的任何潜在因素。此外,我们还收集了任何可能导致受伤的先前神经损伤或医疗状况。我们将神经损伤根据受影响神经的类型和位置进行分类。我们还记录了神经压迫或牵拉损伤的持续时间。数据通过在线调查和访谈收集,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以识别共同主题和模式。所有参与者在参与调查前都是知情同意的。当然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样本量较小以及由于采用的招募方法可能导致的选择偏倚。研究的回顾性本质也使其容易受到回忆偏倚的影响。此外,调查仅包括曾经经历神经损伤的个体,因此可能无法完全了解与RB相关的风险。

结果

在我们的研究中,除了一个特例外,所有神经损伤均在进行全身悬吊后迅速发生。通过我们的调查,我们确定了10个受伤者,他们遭受了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周围神经损伤,总计16起伤害,还有一个参与者在悬挂后几天出现了双侧近端(锁骨上)臂丛神经损伤。此外,一些参与者在绳索放置或在手腕区域移动时,手和手指会出现短暂的感觉异常和麻木感;这些事件并未纳入我们的研究。表1提供了人口统计学和人体测量数据的详细信息,以及受影响神经的信息。两名患者经历了多次受伤,另外一名参与者则同时遭受了上下肢神经的压迫损伤。两例双侧同一神经结构的损伤均涉及桡神经和股神经。

绳缚活动中的神经损伤预防指南

表1:人口统计学和人体测量数据,以及受影响的神经、悬挂时间和恢复时间

在受影响的个体中,有五人寻求了医疗救助。对其中两名患者(病例1和病例2)进行的神经传导研究(NCS)分析显示,上臂桡神经是病人最常受影响的神经,90.0%的患者和81.3%的受伤涉及此神经。通常,绳索位于上臂中段,以保证水平或侧面悬挂,个体的身体分别面向下方或侧面。手通常以盒子结构(如图1A所示)被系在一起。受影响的个体经常报告背侧手腕麻木以及手腕和手指伸肌不同程度的虚弱感,范围从完全麻痹到中度虚弱。此外,手背侧的感觉丧失也常被提及。

绳缚活动中的神经损伤预防指南

图1:图示了上臂中段桡神经受损(病例1)的完全水平悬挂(A)以及腋神经受伤(病例10)(B)。

在一个案例中,被缚者从躯干处悬挂,身体仰卧,手腕被绑在一起,受到重力的影响悬挂在下方,腋神经发生了孤立的压迫损伤(图1B)。30分钟后,肩部受到轻微压力,引发了突然的类似电击的疼痛和前晕厥状态。参与者被迅速解除悬挂,随后他无法伸展右臂。在另一个案例(病例4)中,观察到股神经和桡神经的同时损伤,导致手腕伸展虚弱和大腿前侧的感觉障碍,以及膝盖周围感觉不稳。在这之后,在大腿上进行的绳缚始终会引起该女性参与者的大腿前侧感觉障碍。

病例11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在悬挂后几天才发展出双侧近端臂丛神经损伤,因此我们没有将这个病例包括在主要对比组中。在悬挂期间,突然的侧向拉扯和身体旋转导致其上肢剧烈疼痛,几分钟后缓解。关于手臂的确切位置尚不清楚,但已知的是,绳索转数较少,在身体上分布不均匀,并且在过程中绑缚松动。第二天,患者报告在锁骨区域感到疼痛,随后双臂近端区域出现虚弱,导致她无法做出外展、举起和弯曲肘部的动作,数天后恢复。患者没有寻求医疗救助,在一个月后自行恢复。

实践绳缚的个体有各种不同的原因,并经历各种情感反应。一些参与者寻求放下自己并信任伴侣,而另一些人则渴望反省和独处。感官探索也很常见,有些人试图达到类似催眠状态或平静感,而另一些人则参与性行为和心理愉悦的实践。此外,参与者可能受到好奇心、新奇感或审美愉悦的驱使。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可能会体验到愉悦感,并专注于他们的感觉而非最终结果。实践者使用各种沟通方法,如绳索、结和绑法的使用,来给参与者提供控制和权力感,并实现审美和性愉悦。通过了解参与绳缚个体的多样动机和情感反应,实践者可以更好地与参与者沟通有关潜在的神经损伤风险和危险,以及如何避免此类损伤的指导。增加对神经损伤潜在风险及其预防方法的认识可以帮助促进这一实践更健康地发展。

全身悬挂导致桡神经急性反复压迫的病例报告

我们报告了一例不典型的急性桡神经反复压迫病例,发生在RB全身悬挂期间。受影响的个体是一名29岁的女性,体重指数为17.5,她被上肢、躯干和臀部悬挂了25分钟,使用了一根6毫米的黄麻绳绑在上臂中段(图1A)。在表1中,该患者对应病例1A、1B、1C、3A和3B。在绳索解除后,她的左手出现了腕部和手指下垂,手背侧感觉减退的症状。最初并未寻求医疗救助,但最终在RB后的第48天,该个体前来我部门就诊。神经学检查显示手指和腕部伸展虚弱,桡神经支配的手背侧感觉麻木,腕桡反射减弱。

桡神经NCSs采用先前描述的技术进行[4]。通过刺激六个不同点(图2A)诱发了伸指肌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刺激点如下:(S1)远端点,位于肱骨外髁上方6厘米处(桡神经),(S2)厄伯点(在臂丛神经水平处),(S3)腋窝顶点(桡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S4)上臂内侧中段的中间部分(正中神经+尺神经),(S5)前臂弯曲部(正中神经),和(S6)尺骨沟下方的肘部区域(尺神经)。为了确定传导阻滞(CB),需要三个主要刺激点:远端、近端(厄伯点或腋窝),和正中神经+尺神经点。其余点是为了评估在臂丛神经刺激期间伸指肌CMAP形成情况。总远端CMAP面积通过将远端和正中神经+尺神经CMAP面积相加来计算。CB通过计算总远端CMAP面积和厄伯点CMAP面积之间的差异百分比来确定,使用以下公式:(总远端CMAP面积 – 厄伯点CMAP面积)× 100 /(总远端CMAP面积)进行计算。

绳缚活动中的神经损伤预防指南

图2:在六个不同刺激点记录伸指肌CMAP,从上到下依次为:(1)上臂外侧远端部分,(2)厄伯点,(3)腋窝,(4)上臂内侧中部(正中神经和尺神经),(5)前臂弯曲处(仅正中神经),和(6)尺骨沟(仅尺神经)。记录分别在三个时间点进行:(A)初次神经损伤后48天,(B)完全康复后三年,和(C)未受影响一侧。

运动NCSs的结果如表2和图2所示。我们观察到上臂段CB为77.3%,并伴随着远端CMAP幅度轻微减小,但未发现传导速度的降低。此外,受影响侧相比未受影响侧和完全康复后的同侧,观察到了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正中神经+尺神经CMAP面积的减少(如图2B、2C所示)。NCSs没有发现任何有趣的东西(正常结果)。临床改善在三个月后开始,五个月后完全康复。康复后十七个月,患者在一次持续约8-10分钟的类似悬挂过程中再次经历了两侧桡神经的伤病。这次患者一周后开始有所改善,四周后完全恢复。第三次压迫发生在第一次压迫三年后,持续五分钟,两分钟内完全临床恢复。第三次压迫后一个月进行的NCSs显示桡神经(表2、图2B)、正中神经、尺神经、腓骨神经、胫骨神经和腓肠神经在双侧的运动和感觉传导正常。

绳缚活动中的神经损伤预防指南

表2:桡神经运动NCSs的结果

高分辨率超声检查显示受影响侧的桡神经具有清晰、平滑的轮廓,异质性的束内部结构,以及正常的回声(图3A、3B)。受影响神经的横截面积在正常范围内,为0.10平方厘米(参考范围:0.065-0.116平方厘米)。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值高于均值(0.087 ± 0.009平方厘米),且大于对侧未受影响神经的横截面积(0.081平方厘米)。在肘关节水平,两侧神经的横截面积没有差异(图3C、3D)。

绳缚活动中的神经损伤预防指南

图3:所呈现的横断声图描述了螺旋沟处受影响(左侧,红色箭头)和未受影响(右侧,橙色箭头)的桡神经,以及在旋前肌处(C、D)的桡神经深支。高分辨率超声检查显示,在螺旋沟处,受影响侧桡神经的横截面积相较于对侧略微增大(A)。

讨论

认识到绳缚潜在的危险性是至关重要的。在没有正确知识、技能和预防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时,它可能导致外周神经损伤,引起运动和感觉障碍,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尽管有关可能导致外周神经损伤的警告不胜数,但科学文献中对日本绳艺引起神经损伤的普遍程度和详细特征的综合信息仍然非常有限。尽管日本绳艺越来越受欢迎,但由于其负面内涵,它仍然处于边缘化状态[5]。尽管我们无法推测更广泛的绳缚社群中神经损伤的总体发生率,但我们的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与绳缚相关的神经损伤风险并非是可以忽略的。我们观察到的与之相关的神经损伤的普遍程度更强调了认识和解决这些风险的重要性。

我们的研究发现,最常见的神经损伤位置发生在螺旋沟水平的桡神经处,对应于肱骨中段区域,并且严重程度各有不同。这种类型的神经损伤占所有神经损伤的81.3%(16次中13次)或个体的90.0%(10个人中9个人)。尽管手部暂时麻木和感觉异常也被经常报告,但大部分参与者并未太过在意,因为它们并未导致持久的感觉或运动障碍。在这些情况下,正中神经和尺神经以及桡神经的浅支可能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在这个解剖水平上特别容易受损。这种类型损伤的一个主要例子是手铐过紧而导致的神经损伤。在这些情况下,最频繁和严重的损伤观察到在桡神经,单侧或双侧均有[6]。桡神经的浅支极易受到直接外伤的影响。它位于手腕附近桡骨的背外侧,其浅表的位置使其极容易受到周围压力的影响,比如紧绷的手表带、手铐或绳索。

桡神经在螺旋沟处的神经病变是初级保健中上肢外周神经最常见的压迫性神经病变综合症[7]。然而,在CB的急性压迫性神经病变情况下,桡神经病变的频率仍不清楚。我们的研究揭示了一系列神经损伤模式,包括单侧或双侧损伤、单一或多个神经压迫,以及持续时间为约5到25分钟的绳索压迫。运动或感觉障碍的恢复时间从两分钟到五个月不等。桡神经损伤通常是由于在肱骨中段水平的压迫引起的。桡神经约有6.3厘米直接与后肱骨接触,位于三角肌结节的远端[8]。这一解剖特征可能解释了我们研究中观察到的损伤模式。事实上,在拐杖使用、不当睡姿、止血带压迫和术中姿势受损等情况下均有报道桡神经外部压迫的情况[9]。我们没有找到任何关于桡神经受日本绳艺压迫的报告。

急性压迫性桡神经病变的潜在机制被归因于机械压迫产生的局部脱髓鞘化。然而,动物实验表明,低幅度的神经外压迫可以导致神经内微血管流量减少、轴突运输受损以及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10]。持续的压力会导致施万细胞损伤和髓鞘位移;在电生理学上,这表现为CB,反映了运动轴突的局部脱髓鞘化[11]。在施加4.0千帕压力的神经中,大鼠的外周神经压迫实验中,脱髓鞘化在压迫的神经中是明显的,而在施加10.7千帕压力的神经中观察到轴突变性[12]。轴突变性导致CMAP的振幅和面积减少,原因是轴突数量的减少。神经传导速度(NCSs)可以用来评估桡神经运动神经纤维,尽管它们比用于中神经和尺神经的检查更复杂[4,13]。

我们病例组中的第一个病例最引人注目,因此我们将重点讨论这位患者。对于这位患者,最初的桡神经压迫事件似乎与局部脱髓鞘化和轴突变性相对应。CB的存在确认了局部脱髓鞘化的存在。在上臂观察到的正常传导速度值归因于中神经和尺神经在臂丛刺激下的活动[4]。在我们的研究中,轴突变性在电生理学和临床上均得到了确认。电生理学上,与未受影响侧相比,观察到远端运动反应的振幅和面积减少,并且在完全康复后观察到远端CMAP的恢复。临床上,跟踪了神经功能恢复的持续时间,为五个月。通常,由于局部脱髓鞘化引起的桡神经功能恢复大约在症状发作后8-12周内发生[14]。然而,在由于副支和轴突再生导致的轴突损伤的情况下,恢复周期可能会延长。

在这种情况下观察到的轴突变性的另一个特征是,与未受影响侧和康复后受影响侧(如图2和表2所示)相比,中神经和中神经+尺神经CMAP区域的减少,类似于创伤性桡神经病变中观察到的情况[4]。这种现象可以归因于由桡神经支配的肌肉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导致来自前臂肌肉前舱的完整体积传导信号的部分衰减。研究表明,肌肉组织中胶原纤维和脂肪变性的存在可能会导致超声波和X射线的反射发生变化[15,16]。在反复发生的局部压力神经病变的情况下,还应考虑存在增加对压力性麻痹易感性的遗传性神经病变的可能性。然而,在我们的病例中,没有迹象表明有症状性或无症状性轻度多发性神经病变,也没有神经的其他瘫痪的证据,因为没有局部无力、萎缩或感觉丧失的症状,也没有踝反射缺失。

发生压迫性神经病变所需的最短时间尚不清楚。动物模型显示,将止血带施加到胫后神经上仅需一小时就可以导致持续性损伤[17]。在人类中,这可能更短,因为研究已描述在仅25分钟的时间内,腓总神经受压时就出现来足部瘫痪[18]。我们先前确定了两例压迫性桡神经病变发生在20至30分钟的睡眠期间[4],另有一例报告称,将手臂悬挂在椅子扶手上30分钟后,手伸肌瘫痪[19]。与手铐相关的急性麻木或无力发作的最短时间为15分钟[6]。在病例1中,患有重复损伤的患者分别经历了25、8和5分钟的压迫时间,临床恢复时间分别为5个月、4周和2分钟。动物实验表明,使用细绳进行神经压迫时再髓鞘化速度比使用较宽的压迫式袖口快[20]。因此,损伤的持续时间和受影响的Ranvier结节数量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为它们可能影响疾病的预后。髓鞘损伤的类型也会影响恢复时间,可能被分类为Ranvier结节位移、伸展的旁结髓鞘部分或完全破坏,以及轴突内或周围的水肿[18,21]。

患者4报告了与股神经病变一致的症状,包括前大腿感觉丧失和膝盖周围不稳定感。股神经病变通常表现为膝关节伸展和髋关节屈曲的无力,以及前部和内侧大腿以及内侧小腿的感觉丧失[22]。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在髋关节屈曲和外旋时,腹股沟韧带处受压引起的,主要发生在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长时间处于解剖床位位姿(解剖床位)时[23]。在腹腔和盆腔手术以及妇科和泌尿学干预过程中的医源性损伤是股神经病变的最主要原因[24]。有一种可能是,绳索也会可能导致股神经在腹股沟韧带下受压。

腋神经损伤通常与肩部创伤有关,可能是由于对神经的直接压迫或牵拉造成的。这种情况可以发生在各种情况下,包括肩部手术和机动车辆事故。其他原因包括拐杖的压力或肩部过度伸展,这可能发生在某些接触性运动中[11]。在第10例中,由于参与者在日本绳捆艺术期间对肩部进行了过度伸展,导致神经受到了压迫或牵拉。神经的压迫或牵拉损伤通常会导致传导阻滞,但没有结构性变化和症状,在几周内症状会消失[25]。

脊神经丛的颈段根神经受损通常是由于闭合牵拉所致。肩垫综合征、背包麻痹和经典术后麻痹是常见的影响上丘神经丛的神经病变例子。肩垫综合征发生在突然、有力的肩部接触导致头部侧屈伴随肩部压抑的情况下。患有上丘神经丛病变的患者往往具有更好的康复率,因为这些损伤通常是由于近距离位于其支配肌肉附近的脱髓鞘传导阻滞所致[26]。在第11例中,目前尚不清楚是什么导致了肌肉无力以及这是否与绳缚有因果关系。

最后,我们需要讨论一下可以实施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在绳缚实践中发生神经损伤。这些措施包括几个总体原则。首先,尽量分散压力,使绳子均匀从而避免对特定神经通路(如桡神经)施加过度的压力。这可能涉及学习不同的打结风格和位置,以减少对关键神经解剖区域的过度压力。同时限制全身悬吊的时间,以防止神经长时间受到压迫。其次,定期与参与者沟通,确保他们没有经历过度的压力或不适感。第三,确保在绳艺过程中身体和四肢的正确位置,以最小化对易受影响区域的张力。避免极端角度或姿势,有助于预防神经压迫。第四,建立绳艺实践者与参与者之间的开放性沟通,以便及时识别出任何神经压迫的迹象或症状。鼓励参与者在练习过程中沟通任何不适或异常感觉,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问题。最后,为绳艺实践者提供全面的解剖学、神经通路和安全指导的教育和培训。这包括了解某些神经的特定易受损性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最小化损伤风险。实施这些预防措施可能会增强参与者的安全性,并最小化在绳艺实践中发生神经损伤的风险。然而,我们也承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专家共识来制定全面和标准化的绳艺实践安全指导方针。

需要注意的是,这项研究是以探索性方式进行的,样本量较小且采用非随机招募方法,这限制了研究结果的普遍性。然而,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与绳艺相关的神经损伤性质和程度的宝贵见解,并强调了对这一主题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更大的样本量、随机招募方法和更严格的研究设计,以提供对与绳艺和神经损伤相关风险更全面的理解。

结论

在目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绳缚与急性压迫性的桡神经、腋神经和股神经损伤的关联。桡神经受伤是最常见受伤情形。三角肌结节是一个可靠且实用的标志,可以用来确定沿着肱骨后部的桡神经的状态。了解桡神经在三角肌远端结节的位置可能有助于防止三角肌区域的神经损伤。

绳缚相关神经受压损伤的恢复情况取决于受压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个人因素以及是否有及时的医疗干预。

在我们的研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参与者的运动功能和感觉都得到了改善。及时寻求医疗护理和实施安全措施对于优化康复结果非常重要。

 

然而,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则存在反复受伤的风险。总体而言,相关神经损伤的预后总体良好,但从业者和参与者应优先考虑安全、沟通和潜在风险意识,以防止进一步的神经损伤。

额外信息

披露:

人体研究:本研究中所有参与者已获得或免除同意。

动物研究:所有作者确认本研究未涉及动物主体或组织。

利益冲突:根据ICMJE统一披露表格的规定,所有作者声明如下:

付款/服务信息:所有作者声明在提交的工作中未接受任何组织的财务支持。

财务关系:所有作者声明目前或在过去三年内与任何可能对提交的工作感兴趣的组织没有财务关系。

其他关系:所有作者声明没有其他关系或活动可能会影响提交的工作。

致谢

作者要感谢Alexey Rogach和Volha Zemenkova对本研究的技术支持,以及绳缚参与者提供的信息和照片。

参考文献

1. Midori: The seductive art of Japanese bondage . Greenery Press, California, USA; 2001.

2. Pleasure, community, and marginalization in rope bondage: a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into a BDSM subculture. (2020). https://curve.carleton.ca/de0904c2-f192-43be-a2ca-cd54ed9a9d36.

3. Khodulev V, Zharko M, Vlasava S, Charnenka N: P17-S Repeated compression radial neuropathies caused by rope bondage. Clin Neurophysiol. 2019, 130:e99-100. 10.1016/j.clinph.2019.04.5574. Khodulev VI, Nechipurenko NI, Shcharbina NY: Radial motor nerve conduction studies in the upper arm .Muscle Nerve. 2020, 62:363-8. 10.1002/mus.27006

5. Kinbaku: the liminal and the liminoid in ritual performance . (2017). Accessed: Performance of the Real e-Journal [Internet:https://performancereal.pubpub.org/pub/9cqnzv7e/release/2.

6. Grant AC, Cook AA: A prospective study of handcuff neuropathies . Muscle Nerve. 2000, 23:933-8.

7. Latinovic R, Gulliford MC, Hughes RA: Incidence of common compressive neuropathies in primary care .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6, 77:263-5. 10.1136/jnnp.2005.066696

8. Carlan D, Pratt J, Patterson JM, Weiland AJ, Boyer MI, Gelberman RH: The radial nerve in the brachium: ananatomic study in human cadavers. J Hand Surg Am. 2007, 32:1177-82. 10.1016/j.jhsa.2006.07.001

9. Markiewitz AD, Merryman J: Radial nerve compression in the upper extremity . J Hand Surg Am. 2005, 5:87-99. 10.1016/j.jassh.2005.02.002

10. Rempel DM, Diao E: Entrapment neuropathies: pathophysiology and pathogenesis . J Electromyogr Kinesiol.2004, 14:71-5.10.1016/j.jelekin.2003.09.009

11. Kimura J: Electrodiagnosis in diseases of nerve and muscl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 Oxford; 2013.

12. Powell HC, Myers RR: Pathology of experimental nerve compression. Lab Invest. 1986, 55:91-100.

13. Dumitru D, Amato A, Zwarts M: Electrodiagnostic medicine. 1995 (ed): Hanley & Belfus, Philadelphia; 1233.

14. Alin G, Matthew V: Radial nerve injury. StatPearls Publishing, Treasure Island, Florida; 2023.

15. Hu CF, Chen CP, Tsai WC, Hu LL, Hsu CC, Tseng ST, Shau YW: Quantification of skeletal muscle fibrosis at different healing stages using sonography: a morphologic and histologic study in an animal model. JUltrasound Med. 2012, 31:43-8. 10.7863/jum.2012.31.1.43

16. Goodpaster BH, Kelley DE, Thaete FL, He J, Ross R: Skeletal muscle attenuation determined by computed tomography is associated with skeletal muscle lipid content. J Appl Physiol (1985). 2000, 89:104-10.10.1152/jappl.2000.89.1.104

17. Fowler TJ, Danta G, Gilliatt RW: Recovery of nerve conduction after a pneumatic tourniquet: observations on the hind-limb of the baboon.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1972, 35:638-47. 10.1136/jnnp.35.5.638

18. Garth MB: Peripheral nerve disorders: a practical approach . Asbury AK, Gilliatt RW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2015.

19. Kim KH, Park KD, Chung PW, et al.: The usefulness of proximal radial motor conduction in acute compressiveradialneuropathy.JClinNeurol.2015,11:178-82.10.3988/jcn.2015.11.2.178

20. Rudge P, Ochoa J, Gilliatt RW: Acute peripheral nerve compression in the baboon . J Neurol Sci. 1974,23:403-20. 10.1016/0022-510X(74)90158-0

21. Ochoa J, Fowler TJ, Gilliatt RW: Anatomical changes in peripheral nerves compressed by a pneumatictourniquet. J Anat. 1972, 113:433-55.

22. Bowley MP, Doughty CT: Entrapment neuropathies of the lower extremity . Med Clin North Am. 2019,103:371-82. 10.1016/j.mcna.2018.10.013

23. David CP, Barbara ES: Electromyography and neuromuscular disorders: clinical-electrophysiologic-ultrasound correlations. Elsevier, Philadelphia, United States; 2021.

24. Craig A: Entrapment neuropathies of the lower extremity . PM R. 2013, 5:S31-40. 10.1016/j.pmrj.2013.03.029

25. Mitchell JJ, Chen C, Liechti DJ, Heare A, Chahla J, Bravman JT: Axillary nerve palsy and deltoid muscle atony.JBJS Rev. 2017, 5:e1. 10.2106/JBJS.RVW.16.00061

26. Ferrante MA: Brachial plexopathies: classification,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 Muscle Nerve. 2004, 30:547-68. 10.1002/mus.20131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瘾欢 » 绳缚活动中的神经损伤预防指南
点击 ➡️ 加入瘾欢 ⬅️
联系客服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评论 抢沙发

瘾欢亚文化交友科普 更专业 更放心

加入我们历史文章